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主导作用、发展态势的准确把握,是对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2.
数字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呼唤与之相匹配的理论和技术。为满足这一需求,本文提出一个交叉学科的新研究领域——“计算治理”。“计算治理”是针对数字社会中“信息—物理—社会”强耦合的关键特征,融合复杂性科学、控制论、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系统深入地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基础理论与逻辑基础,构建数字时代社会治理体系,设计稳健和灵活相兼顾的治理机制;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法工具,研发数字时代社会问题感知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社会治理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拥有大数据是时代特征,解读大数据是时代任务,应用大数据是时代机遇。大数据作为一个时代、一项技术、一个挑战、一种文化,正在走进并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必须理性认识大数据,准确把握其带来的机遇,科学应对其带来的挑战,用大智慧实现大数据的大价值。理性认识大数据  相似文献   
4.
国家统计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字技术为变革统计生产方式、提高统计生产力、重塑统计生产关系提供了源源动力,成为推进统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文章总结了数字技术赋能政府统计的国际经验,国家统计法制体系的顶层设计,以及数字技术在促进统计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家统计现代化建设存在的主要挑战。从实施国家统计现代化工程、实现统计数据全流程数字化、突破统计数据收集分析关键技术、提高统计安全发展能力、推进全社会统计审计工作和培养具有数字技术技能的统计人才6个方面提出了数字技术赋能国家统计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深化与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要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目前教师聘任制改革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单总结,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并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对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进行了透析。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实现医疗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行的操作路径。文章在分析数字技术赋能医疗机构和医生、政府、社会群体等多元主体、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普惠性和公平性、友好性和便利性等方面作用基础上,探讨了数字技术赋能医疗治理现代化建设的4个重点问题,即数字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数据资产属性确权、数据安全与科技伦理。基于国际数字医疗应用场景,提出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我国医疗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以道路自信为核心、以医疗情景驱动为引擎、以技术融合应用为抓手,聚焦数字技术价值创造引导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融入全球创新、承担大国责任、倡导科技向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