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敢于冒险 ,敢于探索 ,善于竞争 ,善于合作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是 2 1世纪对人才品格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 ,中国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多元化的存在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 ,同时也导致了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性。因此 ,我们的德育工作 ,要与时俱进 ,就必须实施开放性的德育。开放性 ,是时代赋予中学德育的特征。在以德治国的方略下 ,教育要“以德治教”“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如何适应新…  相似文献   
2.
亲亲与明理     
何谓“亲亲”?即关心你的亲人朋友。何谓“明理”?即通晓事物的真理。在古儒的经典里,君子的修养正是由此入手的。所谓“孝悌,仁之本也”、“格物致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在那则《韩非子》的寓言里,我们看到了二者之间矛盾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4.
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社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以人为本的。生命作为人的惟一载体,是构成社会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社会也就无从谈起,什么发展、文明、文化、科学等等也就无法存在。因此我们要放眼未来,关注人类和地球,首先得要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5.
6.
7.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倡导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馀力”,才能学习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德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社会环境里,确立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中学德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把德育和知识结合起来,在学科…  相似文献   
8.
2005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是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较有特色的一份,标志着该省语文高考单独命题由去年的过渡阶段走向了今年的成熟阶段,实现了平稳的超越。去年有人用“三平”(平稳、平凡、平庸)来概括湖北卷的特点,的确有些道理,今年笔者认为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四气”上:  相似文献   
9.
2005年高考的结束,意味着我们全国中语会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专题组新一轮编辑工作的开始--来自高考阅卷一线的报告。我们的初衷是,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把高考阅卷中的有益信息传送到一线教师和中学生手中; 我们的信心是,课题组组织的撰稿人全部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阅卷现场;我们的目标是,将考试与日常教学更紧密、有效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新闻工作者都需要具备千方百计接近现场的勇气和职业精神,摄影记者尤甚.有别于文字记者,摄影记者一旦错过时机,就会造成永远的缺憾,采访、转述等手段都无法弥补.极具新闻性和丰富内涵的画面稍纵即逝,摄影记者须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亲自选取最佳角度,按下快门,才能拍摄到理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