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实验对海水法船舶尾气脱硫工艺中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进气风量下液气比、尾气进口温度以及尾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船舶尾气中SO2吸收效率的影响。实验的结果显示:脱硫效率受到液气比的影响比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液气比逐渐增大,脱硫效率也逐渐增大;进塔尾气的温度对脱硫效率有一定影响,进塔处尾气温度降低,脱硫效率有一定的增加;船舶尾气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对脱硫效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3.
浓缩与澄清─—两难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固液分离过程中澄清与浓缩的两难问题由来已久.本文讨论了在使用高分子絮凝剂保证澄清效果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浓缩产物的固体含量,同时设法改善浓缩物的性质使之便于进一步压缩处理的有关问题.文中论述了相关的研究结果、研究方法及潜在的研究方向.分析了聚集体尤其是絮凝体内液体介质的赋存状态,提出了改进絮凝物脱水的某些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描述絮团分形结构的定量参数分维数可用沉降法、图像法等进行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絮团分维数的新方法,即通过测量絮凝体系的表观粘度而获得絮团的分维数(文中名之为粘度分维数)。为此,将絮团依据其空间特征分成四类:分散的单体颗粒、线状絮团、面状絮团及体状絮团,类比说明体系粘度为分散相及各类絮团对体系粘度贡献的线性叠加。通过颗粒碰撞理论及絮团的绕流阻力分析殊途同归地得出了体系粘度与各类絮团分维数的数学模型。依据该模型,可以同时测量不同类型絮团的分维数,并使定量分析絮团的相对组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土壤污染物的传质过程数据的缺失,分析了当前超临界流体萃取模型的优缺点,并在超临界流体萃取土壤污染物的过程是内扩散控制过程的基础之上,建立起基于微分床单元的质量守恒模型,再对模型进行求解与分析从而来模拟超临界流体萃取土壤污染物的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超声波强化臭氧技术处理造纸废水,考察了臭氧进气流量、pH值、超声功率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COD的去除率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而最佳的臭氧进气流量为0.2 m3/h,最佳的pH为8。当进水COD浓度为733.4 mg/L、pH值为8、臭氧进气量0.2 m3/h、US功率100 W,反应时间30 min时,超声波强化臭氧技术的COD去除率为87.3%,而臭氧氧化技术的COD去除率为36.3%,前者比后者高51%,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实验,证明了作者所提出的联合絮凝模型的正确性,并发现在使用高分 子絮凝剂时,絮凝剂的电性对絮团尺寸的影响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进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大连大学生活污水进行生物脱氮研究.该工艺结合内回流和生物膜的特点,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提高了反应器对各种水质水量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在不影响去除有机物的情况下,对总氮的去除率提高了约14.7%,对氨氮的去除率提高了25.7%以上,并且不用外加碳源进行反硝化,也不用加碱进行硝化.  相似文献   
9.
固液分离过程中澄清与浓缩的两难问题由来已久.本文讨论了在使用高分子絮凝剂保证澄清效果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浓缩产物的固体含量,同时设法改善浓缩物的性质使之便于进一步压缩处理的有关问题.文中论述了相关的研究结果、研究方法及潜在的研究方向.分析了聚集体尤其是絮凝体内液体介质的赋存状态,提出了改进絮凝物脱水的某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