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音乐教育有三个目的 :一是教育 ,二是净化 ,三是精神享受。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 ,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上 ,使其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音乐欣赏教学则是完成这一任务 ,达到音乐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有效地发展听觉 ,可实现培养学生感觉和感受音乐的目的。“音乐是听觉艺术 ,故音乐教育要立足于听 ,各种不同的声响 ,使之听于耳膜 ,动之于大脑 ,化之于心灵 ,收效于言行 ,这便是音乐产生效用的全过程。”要在音乐欣赏课中发展听觉 ,应该从选择优美动听、引人奋进、有思想…  相似文献   
2.
歌唱技巧的教与学中充满了对立与统一的矛盾,整体协调、平衡统一原则的把握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起音"涉及到歌唱的气息、发声、共鸣与咬字等要素,能够反映和体现出各要素在歌唱技巧训练中的整体协调与平衡统一,对歌唱的音色、音量和音质,以及解决歌唱气息与发声的矛盾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师专科声乐教学应体现师范性,教学模式应突出师范性,强调音乐的普及性和基础性,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此加强声乐理论的教学与技巧训练,加强学与教的紧密配合,促进高师专科音乐教育专业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4.
在声乐教学歌唱咬字吐字的训练中常常会发现如下一些问题:思想上重声轻字,即想声音多,想语言少;汉语的基本概念模糊,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发声训练和歌唱咬字吐字相互脱节、衔接不够。需要从转变对歌唱语言的认识和基本概念及从解决歌唱咬字吐字的训练和日常说话习惯的矛盾入手;同时要弄清声母与韵母的关系,解决好字与声的矛盾;还要遵循歌唱语言的原则和规律,做到字与字衔接、字与声相连。  相似文献   
5.
高师声乐课历来大都采用生理教学法、物理教学法。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高声乐课教学的效率、质量 ,就应重视心理教学法。因此 ,注重学生心理因素的培养 ,强调学生心理因素的作用 ,重视学生心理、个性的特质是实施心理教学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