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以来,江泽民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提出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创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科技、人才等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90后”学生政治理论基础薄弱,思想、个性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要求“概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明确课程性质和特点,以教材的理论体系和构架为主线,弘扬教学主旋律,坚持灌输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课堂教学纪律等教学指导思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在内容与要求上相互包含;两者所要解决的社会历史任务相同;两者的实践过程是一致的;两者的提出具有各自不同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一般性 ,是社会主义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是一门时代感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重视抓好学生社会 实践与邓小平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有力推动邓小平理论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毛泽东对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进行了初步探索,强调发展的基础地位;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20世纪90年代后,江泽民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确立了发展的首要地位;进入21世纪后,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话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尤为必要,它不仅是基于思政理论课课程特点、大学生认知特点及思想特征的需要,而且是克服以往教师满堂灌武教学弊端的内在要求,是时代精神在思政课教学领域中的反映。在思政概论课进行对话教学实验研究,不仅具有代表性,同时其结果也带来一些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对话质量,丰富对话形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避免真热闹、假合作的局面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是一门时代感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重视抓好学生社会实践与邓小平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 ,有力推动邓小平理论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理解恩格斯关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对教育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自由观,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剥削的涵义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上的,剥削与生产资料私有制有着本质的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剥削,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是一个消灭剥削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剥削观。区分剥削与非剥削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