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了巩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在分析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国际矛盾、争取持久和平的外交思想。在这一外交思想的指导下,苏俄利用国际上的各种矛盾,开展高度灵活的外交活动,打破了被帝国主义包围的局面,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维护了战后的持久和平。列宁的这一外交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的利益均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均衡是社会和谐运转的内在动因。利益均衡的内在要求有三:利益导向明确、利益行为规范和利益成果共享。针对当前社会中一系列利益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利益均衡有四条基本途径: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确保社会大多数成员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健全社会利益分配、平衡和补偿机制;扩大积极有序政治参与、规范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渠道。  相似文献   
3.
宪政与民主分别同消极自由理念与积极自由理念相对应,也就必然反映两种自由理念的对立统一关系。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分别回答了“谁治理我?”和“我被治理的程度如何?”这两个问题,但它们要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民主主张积极参与和行使国家权力,宪政则强调以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和自由为目的限制政治权力,两的互补互动、磨合产生了宪政民主制,较为有效地解决了人类政治生活中重大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