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引出正确的经验和教训。中外史学界围绕着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问题,始终有不同的看法。西方的一些历史学家在谈到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时候,很少提到中国共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传入中国,是目前不少人正在反思的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真正弄清楚,对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大有帮助。谁都知道,到五四的时候,中国的近代工业还十分落后,产业工人总数大约只有同时期美国的四分之一;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文化都还处于十分幼稚的水平。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工业社会的产物,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如果仅仅从中国  相似文献   
3.
谈改革,首先必须有目标。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为我们树立了、明确了目标。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是为培养“三个面向”的四化建设人才服务的。他们要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要面对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复杂局面,不仅要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挑战,还要回答政治思想上的严重挑战。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新一代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中国革命史通论》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革命救国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同时培养他们开拓进取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怎样才能更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等学校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党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环节,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近几年来,清华大学社科系的政治理论课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改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十余年来,关于小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基本进程和方向、基本规范等问题的讨论一直绵绵不绝。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发表了近十种不同看法。如果加上国外关于中同近现代它的几种模式论(《参见《在中国发现历史》,(美) 柯文著,林同奇译。中华书局,1989年7月。),认识就更加纷繁了。这种现象说明对中国近现代史这个学科的理论认识远未达到接近一致的程度。新模式的不断推出既说明旧模式存在缺陷,也说明新模式的不全面和不完整。国内学术界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提出的看法虽然很多,但概括地看,大体不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强调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内容,“二个过程”、“三个高潮”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80年前,西方列强的强权政治、霸权行径激怒了我国青年学生和广大群众,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今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违背国际法,以导弹袭击我驻南大使馆。这一事件擦亮了我国广大青年学生的眼睛,全国上下以各种形式最强烈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犯...  相似文献   
8.
把《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在内容上切合了学生的需要,但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必须在教学中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是否能切实贯彻这个方针,至今仍是能否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贯彻革命与实现现代化相统一的指导思想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朱育和我们编写《中国革命史通论》,有一条指导思想,就是把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和发展中国的生产力统一起来,把中国的革命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统一起来进行阐述。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很高的政治要求。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就是未来跨世纪的国家干部。他们要和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打交道,必须具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觉悟和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在大学阶段能否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