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村留守儿童实际,编制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对404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初测数据的分析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由4个因子共20个题项组成,累积解释率为48.22%;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各因子的α系数为0.63~0.75.对362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年级农村留守儿童测试数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X2/df<5,RMSEA<0.05,CFI、NFI、NNFI均在0.92以上,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取得实效性的需要。学习、借鉴、运用心理学原则与技术,既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也能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更能增进辅导员的抗压能力,提升职业价值感。  相似文献   
3.
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来源于师爱,而非单纯依赖教育技术与方法。师爱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情感,对教育智慧的进发和教育效果的改善起到关键性作用。但在当前现实中,存在着师爱不足、教育智慧缺失的现象,具体原因有教育责任感的弱化和道德教育的忽视,金钱的驱使和名利的诱惑,以及工作和生活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干扰因素等。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师爱这一情感资源,以期增进教师群体的教育智慧,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从个体心理健康的独特视野看,大学生人际关系具有不同的概念和类型,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经济因素,解决人际关系障碍问题,应加强人际关系的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注重人际交往的技能培养,重塑个性。  相似文献   
5.
预期记忆及其老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预期记忆是与追溯记忆相对的一类独特记忆,即当没有直接的外部提示时,在未来特定条件下从事先前计划好的活动的记忆,可以是习惯性的或情节性的、单活动的或双活动的、时间性的或事件性的。解释预期记忆老化的理论主要有自启层次理论、任务类型理论和加工关系理论。研究预期记忆,有助于全面认识人类的记忆,特别是记忆老化的机制,有助于切实提高个体应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们往往用隐喻谈论复杂和抽象问题,对于道德,也可以从隐喻角度进行研究.道德隐喻的主要研究范式有语义分析范式、IAT范式、Stroop范式、语义启动范式和情境改变范式;道德隐喻的研究主题有道德隐喻的理论解释、道德隐喻表征的维度以及隐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今后,道德隐喻的研究方向是扩展道德隐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开展道德隐喻的中国化研究和挖掘道德隐喻研究的德育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已有研究通常论及留守儿童的概念、规模、监护类型、存在问题(包括学习、心理、品德、安全等问题),从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方面提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由于研究者对留守儿童往往有先入为主的问题倾向,本领域的研究存在文献传讹、文献混乱和文献失范等相互关联的不足。为了突破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瓶颈,细化和深化研究,研究过程中需要强调质疑态度、研究伦理、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道德自我是近年来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个体的不道德行为会对其道德自我意象构成威胁,这种情形即为道德自我受胁。处于道德自我受胁的个体,通常会采取各种方式缓解或消除受胁状态。道德自我受胁的启动范式有四种:行为回忆启动范式、行为想象启动范式、词语启动范式和短文启动范式。道德自我受胁后个体可能采用的应对机制:有认知途径(道德推脱)、行为途径(道德补偿、清洁行为、受苦和忏悔)以及最近提出的距离应对。将来,道德自我受胁的研究应当注意启动范式的实验效度,可以考察应对机制的适用条件、道德自我的文化差异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献回顾、学生访谈及理论构建,编制了高中生数学学习适应性问卷并施测于561名高中生.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数学学习适应性可解构为数学听讲适应、数学学习态度适应、数学解题方法适应、求助数学教师适应、数学应考适应及数学合作学习适应6个因子.全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95和0.89,各分问卷的信度均在0.82以上,分问卷与全问卷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8~0.89之间,各分问卷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2~0.70之间,全问卷总分与高中生同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40.  相似文献   
10.
SCL-90对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解、误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集2002年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杂志上发表的SCL—90对调查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发现SCL-90对调查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三个不适用”,即调查内容——心理症状作为心理健康指标的不适用,测试对象——测试个体的工具用于测试群体的不适用,评分标准——用等级评分的结果进行等比统计分析的不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