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量词是名词的范畴化装置。"桩"具有"稳固"、"不易动"的内涵意义,此内涵意义与名词"义"、"事"的特征是吻合的。基于这一相似性,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可以把二者划入同一范畴,并把"桩"用作对"义"、"事"等名词进行范畴化的装置。近代汉语中,能与"桩"组配的名词非常之多,从"桩"的内涵意义出发,均可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试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阶段侧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音教学一般放在初级阶段,语音入门后,教师和学生都不再重视学生的语音问题,时间久了,易导致留学生的“洋腔洋调”。造成洋腔洋调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声调的变化没有很好掌握、轻重音的教学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在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中是难以解决的,所以,留学生的中高级阶段乃至此后也必须继续语音的学习和纠正,这样才能达到说一口地道普通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前”、“后”是基本方位范畴。“前”、“后”本为动词,文章在分析其本义的基础上,给出了“前”、“后”的认知意象图式:方位词“前”具有正面性和非恒向性,正面性是决定性的,是因,它决定了“前”的非恒向性;与此相应,“后”也具有非恒向性。  相似文献   
4.
徐锴对虚词的研究在汉语传统语法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之功.承上,徐锴在许慎<说文>基础之上,吸收了汉唐训诂学家对虚词的研究成果;启下,对后来论述文言虚词的专著,尤其是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有很大的影响.徐锴对词性的认识、对词语的结构分析和变换分析,增加了释义的明晰度.  相似文献   
5.
与较为成熟的世界英语变体的描写与研究相比,海外华语的研究方兴未艾。在海外华语变体的描写上,普-华对比与定量统计是基本方法。形容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语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在具体成员、意义及搭配范围上存在诸多差异。精确的描写是进一步拓展海外华语研究空间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介词+X+起见”格式中,“起见”是产生见解、看法的意思.介词或引介起点、立足点,或引介凭借、原因,说话人要得出一个见解、看法,必须有个起点或立足点,有所凭据或原因,这个起点或立足点、凭据或原因就是X.在“为+X+起见”中,X具有双重性质,既是“起见”的起点,又是目的介词“为”的对象,这使得“为+X+起见”有别于“为了+X”小句.  相似文献   
7.
对于拥有悠久文明史且极其重视教育及文明教化的中华民族而言,语言传承是伴随其移居异域必然会出现的一项重要活动。南洋华侨关于祖语传承的相关论述与实践,可以从应变与植根两个方面考察。应变是流动触发的重新选择,植根是面对变化的本源性坚守。今天祖语研究的诸多核心话题,南洋华语文献均有触及。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意识与理念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南洋华语深受闽南话影响。语音方面,南洋华语的一些音译外来词是经由闽南话从其他语言译借的。词汇、语法方面,南洋华语嵌入了诸多闽南话特色词及特色结构,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同期中国本土文献的鲜明特征,这是当时南洋社会多语接触及闽南话强势地位的一个反映。考察早期南洋华语文献中的闽南话因素,对于深入认识早期南洋社会语言生活、华语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