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精心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把脉,才能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病”的诊治,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消除或减弱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疾患,使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项战略意义的工作,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特定的内涵与特征,必须充分认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用多种途径造就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这一领导体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使其更符合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4.
浅论高校的办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生命,一所没有特色的大学在未来社会里是很难生存的。一所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校定位要准确,要有特色的办学理念,要有特色专业和学科,要有大师和学科带头人做根本保障,要摆脱误区把握特色。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与人权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人权批判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批判性是马克思人权思想的显著特征,这种批判集中于马克思对法与市民社会关系的分析。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得出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与法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解剖,马克思强调人权就是市民社会中利己人的权利以及资本剥削劳动力的特权。因此,只有消灭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才能扬弃资产阶级人权的内在缺陷,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不论是自然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都存在着不足,使人和自然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经过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探寻出一条和谐之路: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等院校的教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水平、道德修养、文明水准、精神面貌无时无刻都在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有怎样的师德师风,学生就有怎样的学德学风。因此可以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  相似文献   
8.
地理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考考查考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高考中地理统计图出现的频率较高。本文主要介绍地理统计图的常见类型及读图的基本方法,并结合例题详细说明解题思路,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