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电路”知识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又是学好电学知识的关键,对高中电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着突出的铺垫作用,其重要性不可低估.但由于“电路”知识是电学知识一开始就必须出现的内容,因而原有知识准备不足,加之其内涵较为丰富,与后续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从而造成学习的困难,是初中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第一道门槛.若电路知识一旦“梗塞”,整个电学知识的学习将面临“瘫痪”.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高考命题的不断完善,1998年高考物理试题将把原来的单选题和多选题合编成混选题.这种题型设计上的改进,对消除选择题解答中猜答案、碰运气的侥幸心理,提高考试成绩的可信度,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将单选题、多选题混编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的难度.这是因为,原来解答单选题,只须选出正确的一个答案后,其他选项可以不予考虑.现在在不能确定单选多选的情况下,每个选项都要进行思考,以决定其弃取.这就势必花费更多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试题的解答,从而造成考试难度的增大.于是产生出这样一个问题,能否找出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以便能够较快地对单选多选进行识别,从而使考生赢得  相似文献   
3.
纵观近几年的物理高考题,每年都有在题中隐含着一定几何关系的题。只有认清了其中的几何关系,并辅之以相应的方程,才能顺利求解。因为高考在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尤其重视考查学生的能力,特别是综合应用能力。倘若学生把这类问题仅仅当作“纯物理’问题来解答,常因不能确定其中的几何关系而陷入困境,而若把这些几何关系当作“纯数学’问题来解答,其实又是比较简单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生在解答这类物理问题时,要能意识到并发掘出题目中隐含的几何关系。这恰恰是对他们灵活应用各科知识综合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检验,也正是高考命题的用心所在。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学生对此认识不足、训练不力,从而导致解题的困难。所以,认真地讨论一下物理问题中的几何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近几年的一些物理高考题为主要内容进行讨论,不涉及大家熟知的几何光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考物理试卷中各大题的最后一个小题,都是难度较大的题目.试题有较高的区分度.笔者认为,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深入理解基础知识,刻意训练基本应用,是解答好高考难题的基本策略和根本出路——这正符合高考命题的另一原则:有利中学各科教学.本文以1998年高考物理试卷第12、17、20、25题为例,试作议论.  相似文献   
5.
中学物理难教难学,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有诸多方法,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应成为首要方法。笔者以为,培训学生的物理思维,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出路。所谓的物理思维,是指对概念、规律的学习、理解、应有其思考应该是物理的;因而姑且称之为物理思维。  相似文献   
6.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已写入国家的相关决定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999年高考物理试题,对此有恰如其分的理性反映,必将引起物理教师的广泛关注.物理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是大家首先关心的问题,本文以1999年高考试题为例,谈谈笔者的一孔之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能力无疑是实践能力中的最基本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现在没有人会说不重要,但在教学中要真正放到重要位置,则还有一个反复漫长的认识过程.在这里确实存在着素质教育是否真正落实的问题.只有把教学过…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师》1987年5期刊载的《“意外结果”物理题析》一文,读后颇受启发。但其中[例4]的解答,笔者以为值得商榷。该题原文是: [例4]图1(笔者编号)表示一圆盘,盘面上除了图中所示三个形状相同、彼此间隔相等匀称分布着的白色长条外,其余部分都染成黑色。在一台转速可变的直流电动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