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末民初,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徐特立东去江苏、日本考察教育,西赴法国留学,回国后加以实践创新,形成他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三点:普及教育、民主治校、勤工俭学.徐特立既反对泥古不化的封建教育,又反对全盘照搬的"洋化教育",主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中国化".徐特立现代教育思想的本质经历了由"教育救国"到"为革命办教育"的飞跃,属于改良与革命两个不同的层面.  相似文献   
2.
从臣民到公民,反映了民国时期人们关于"公民"观念的进步。辛亥革命推出了"天下为公"的理念,"臣民"的概念由此退出民国法律体系。如何培养公民?教育家开出了一剂良药——公民教育,这显然属于社会教育的高端走势。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虽然完成了从臣民到公民宪法文本意义上的概念转换,但公民教育依然薄弱,公民观念并未能深入人心,也未能铲除国民的奴隶根性,更未形成公民文化传统,公民教育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西北的开发建设,始终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西北出现了两次开发的高潮。第一次是50年代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建设,第二次是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进行的三线建设。这两次经济开发以“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规律,在强调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部门平衡的同时,贯穿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导思想: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两次西北开发成就斐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北的开发大致可分为抗战前后两个阶段,其开发决策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有三点东北沦陷,民族危机日益严峻,要建设救亡图存的大后方;开发西北,解决西北的各种社会问题;防止苏、日、英三国在西北另起图谋.从抗战前后南京国民政府要员发表的种种演说,各种考察团的报告,相继通过的各种开发决议,由此可以归纳其西北开发决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发展交通、兴修水利、开发矿产资源、移民垦荒等.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教材编审室编写的《甘肃历史》,是根据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有关“省、市、自治区可自编乡土教材”的规定.集体编写的一本新的乡土历史教材。旨在让全省中学生了解悠久的甘肃历史、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成就,增强学生的乡土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甘肃、建设家乡的热情。该教材经甘肃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和甘肃省教育厅领导及相关部门审定,作为全省初中乡土教材。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对初中政治在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做了详尽规定,呈现出重素质教育、重学生发展、重时代特征、重行动实践四个方面的特点,为政治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那么,教师应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呢?一、利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脱离生活的政治课是不可想象的。学生不愿意学习政治课的很大一个因素是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教材编审室编写的《甘肃历史》,是根据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有关“省、市、自治区可自编乡土教材”的规定,集体编写的一本新的乡土历史教材。旨在让全省中学生了解悠久的甘肃历史、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成就,增强学生的乡土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甘肃、建设家乡的热情。该教材经甘肃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和甘肃省教育厅领导及相关部门审定,作为全省初中乡土教材。一、《甘肃历史》编写体例的特色一是“系统组材”为主,体现甘肃历史全貌。该教材按中国通史编写的一般体例分古代篇、近代篇、现代篇,上溯…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 ,对西北的开发建设 ,始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从 2 0世纪 5 0年代初至 70年代 ,西北出现了两次经济开发的高潮。第一次是 5 0年代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建设 ,第二次是 6 0年代中期到 70年代进行的三线建设。这两次经济开发以“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规律 ,在强调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部门平衡的同时 ,贯穿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导思想———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两次西北开发成就斐然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为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实效性,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设计为"五个一",即:读一本经典著作、看一部精彩视频、参观一个历史博物馆、写一篇心得体会、做一次课堂演讲。其设计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其开展过程体现了三个特点:"意义的建构"主题明确、指涉的客体均为精华、强调主体对所学知识的内化。从教学评价数据看,其效果比纯粹的理论教学明显要好。据此,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探索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