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对应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对应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对应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对应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公民教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必要条件,这已经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践检验。但是在中国,公民观念是舶来品,深植于国民意识之中的是臣民观念。由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变,是中国近现代政治观念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极为复杂和困难的过程。本文从我国公民教育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谈起,对公民教育的理论与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建立我国的公民学,要目标明确地按照步骤和阶段培育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4.
公民与公民身份都是源于西方的历史性概念.我国历史上出现的“臣民”、“国民”和“人民”是公民身份的异化表现,都忽略了公民“个体自身”的存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体公民”的身份诉求显得愈加重要.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量,当下中国应倡导公民即“个体公民”,公民教育即“个体公民教育”.个体公民教育应以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优先下的权责统一为核心,以底线伦理为取向.它的内容大概包括主体教育、权利教育、责任教育、协商教育.  相似文献   

5.
公民教育是我国建设现代化民主社会的基础工程。"公民"概念的界定和在比较视野中追踪公民教育历史,可为研究公民教育的近代传承与发展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的转型探明应然路径,即教育观念从"百姓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向,教育目的 (尤其是义务教育)向培养"公民"转向,道德教育向培养"公民素养"转向,实践课程改革向融合型课程形态转向,最终为民主的和谐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公民。  相似文献   

6.
臣民·新民·公民--浅论现代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永恒话题.本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教育培养的中国人基本上是以"臣民"的面目出现,无论是儒家传统中的"成人"、"贤人",还是近现代的"新人"、"立人"基本上是招牌虽异,货色照旧.尤为甚者,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式的"市民"应运而生,这些"市民"既承继着封建臣民的弱点,又沾染了拜金、利己、享乐、纵欲等资本主义市民的习气.因此,本文认为在民主化、法治化的进程中,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是整个社会的当务之急.而公民教育是培育合格公民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初起,澳大利亚公民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其发展主要包含三个维度:社会科从产生到逐步完善、旧公民学逐步发展为新公民学、公民身份逐渐替代臣民身份。从某种程度上说,澳大利亚公民教育的发展就是一部独特的澳大利亚社会发展史。  相似文献   

8.
公民教育当以培养时代公民为目标。公民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时代不同,公民的身份和素质要求不同。公民不是臣民,就在于他是一个权利主体;公民不是私民,就在于他参与公共生活。不同时代公民公共生活性质和范围不同,当代公民不仅生活在民族国家内,还生活在公民社会和全球社会中,因此,当代公民应当是权利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四重身份的统一。公民教育应该在个人生活、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国际生活中培养具有公民知识、能力、德行、能力的复合型公民。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教育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属于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发展至今,国内学术界对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研究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从公民和公民意识内容的研究入手,进而发展到公民意识教育研究。对目前"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概念界定和我国的现状进行分析整理,以增强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公民的根本问题是公民身份问题,界定公民概念的内涵必须基于对公民身份的探讨,而公民身份与国家之间具有"结构二重性"。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身份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建构我国公民身份认同的过程。公民身份认同可以分为公民自我角色意识的认同、公民社会行为的认同和公民制度的认同,公民在建构自身身份认同的同时完成了国家认同,并通过履行公民行为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从建构公民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公民教育应该是在基于公民身份的教育制度中,去建构积极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 is crucial for satisfying the increasing deman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ity planning process (Sherry, 1969).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opinion feedback, establish-ment of expert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methods has brought huge benefits and high potentia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city planning (Arima, 2001).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system to evaluate the planning system for the speci…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卢格、布鲁诺·鲍威尔及其同伙的批判,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剖析并运用异化劳动学说分析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即市民社会中市民和市民之间的关系。把“市民社会”理论上升到实现德国统一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部分的国民(包含大学生在内)欠缺多元、民主、开放社会的基本素养,如尊重他人、包容异见、基本人权、族群平等、异文化理解、保障弱势群体等。可以通过通识教育培育学生的"多元公民素质"以应对新世纪的种种挑战。以多元公民素质作为核心任务的大学通识教育,其内涵应包括多元的公民认知、多元的公民态度与多元的公民参与能力三个部分,才能符合民主社会多元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公民问责是行政问责的一部分,是行政问责的深化,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和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公民问责制的发挥作用必然要求政府消息公开、问责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等一系列制度的保证。文章从公民问责的理论渊源、我国公民问责的现状入手,探讨构建我国公民问责制度的具体路径,以期对我国公民问责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福建省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省份,从基层党建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领域、道德教育、道德养成和法治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逐步形成了围绕基层党建、人民利益、工作方式和地域特色为立足点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经验。福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经验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地方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冯静 《许昌学院学报》2011,30(4):124-126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公民参与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公民的文化素养较低;公民参与遭遇政治体制困境;公民与政府信息不对称等。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完善公民参与制度、协调专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政府信息公开化等是消解公民参与实践困境和建设法治社会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市民教育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生事物,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生活品质之城”建设中市民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市民教育工作实践,对如何在建设“生活品质之城”中推进市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多民族国家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要求地方性知识和国家整体观念的结合培养,兼顾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现状,并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树立民族整体观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以及强化公民意识和国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9.
20.
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等时代因素与国外先进理念的影响,我国公民教育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的实施载体主要是由品德课、社会课、政治课所担任,涉及公民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也只是融合在综合课程当中,并没有针对性的专门的公民教育类课程,在这些时代因素和国外先进理念的影响下,培养高素质的"世界公民"成为当务之急,从当前公民类课程的目标体系来看,这些目标在教材中是如何得到有效体现的,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合理之处,为我国公民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