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欧阳修<诗本义>旨在辨正毛传、郑笺得失和归纳诗篇本义.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毛、郑所代表的<诗经>阐释传统,对宋代<诗经>学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全面清理有关王安石<春秋>"断烂朝报"说的文献和人们对它的不同认识,结合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与宋代<春秋>学的情况,作者认为王安石确有<春秋>"断烂朝报"的说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贬经,恰恰反映的是他的尊经思想,这和<春秋>的特点与宋代<春秋>学的发展有关.宋人以此归罪王安石与其改革有关,反映得更多的是个人恩怨,并不客观.  相似文献   
3.
说“齐速”     
《楚辞·九歌·大司命》"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中之"齐速",历来众说纷纭。"齐速"一作"斋速",王逸《楚辞章句》:"斋,戒也;速,疾也。……言己愿  相似文献   
4.
疑经是指古代儒生对儒家经籍作者和文本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性的怀疑,往往出于经学的视角和思路,与重客观真实的文献学有交叉但并不等同。宋儒疑经尤为显豁,对宋代文献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果、思路和发展轨迹三个方面;宋代文献学对宋儒疑经也有促进和阻碍的反作用。宋儒疑经对后世尤其是清代文献学的发展也有影响,探讨宋儒疑经与文献学发展的关系对研究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元行冲《孝经疏》经邢昺、杜镐等校定、删改为《孝经注疏》(或名《孝经正义》)后逐渐亡佚.出现于明末江元祚所编《孝经大全》中的《孝经疏钞》虽署名“唐元行冲疏,宋邢昺正义,明梅鼎和钞”,但实际上和亡佚的元行冲《疏》没有关系,这是邢昺《疏》的删节本,而且存在一些不足,水平并不高.此《疏钞》更多地反映了晚明人提倡孝经学的一种姿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