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最新出版的《丝绸艺术赏析》一书中,收录了一幅珍贵的黑色真丝缎匹头料,头料上用多色人造丝织出了带有明显爱国情感的"中华第一爱国织绸纯绒纱缎本厂"字样.厂家打出"第一爱国"这样带有强烈宣传作用的口号,无疑反映了当时丝绸人爱国爱丝绸的深厚情结.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也不由使人产生联想:在那样一个时局动荡的年代,丝织业经营陷入困境,生活陷于绝境边缘的丝织工人又是如何在日伪政府统治下,同日军、资本家做斗争,为抗战的胜利付出自己那份微薄而艰辛的努力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丝绸有着悠久的发展史.据史料记载,从新石器时期起,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栽桑养蚕、缫丝织造,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饲养家蚕、织造丝绸的国家.新石器时期丝织物一经出现,便与当时以彩陶纹样为代表的器物装饰纹样相结合,形成早期丝绸纹样.说到丝绸纹样的产生,除了与之相关的远古装饰纹样,或许我们还能谈一谈“纹身”这一看似无关的词.纹身作为一种原始社会崇拜图腾与装饰艺术的反映,在商周之前的中华大地上颇为流行,有祛病、巫术等多种意义.而新石器时期的人们在学会了手工纺织、缝制能够抵御寒冷的衣服后,因衣服遮盖了纹身,便将纹身的花纹转移到了衣服上来.因此可以说中国丝绸纹样的产生一定意义上也是原始人类纹身习俗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杨韫 《昆明大学学报》2006,17(Z1):33-36
伴随着旅游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开发能反映民族性格,代表民族特征的民俗旅游已成为一个新的旅游发展方向.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除了拥有丰富而瑰丽多姿的自然旅游资源外,还拥有浓郁奇特的多民族风情文化.文章通过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讨论了云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开发价值,从而进一步讨论了加快云南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云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业正从“休闲时代”向“文化游乐时代”过渡,其中云南民俗旅游产品得到了较大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系统的较有本土特色的产品类型。云南民俗旅游产品的市场潜力大、前景广阔,并对一些民族文化起到了保护和抢救的作用,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但在云南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不断被开发,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应理清开发思路,遵循开发原则,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6.
中国丝绸档案馆以“中央文库”真实历史为背景,推出档案教育文化创意项目“第七档案室”。文章围绕该项目及其现有成果,就核心理念、研发思路、阶段性成效等内容分析论述,探讨新时代档案文化“破圈”传播创新实践的成功案例,进一步挖掘多领域、多角度的档案开发利用创新点,为档案文化科普工作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中国与东盟的各种合作不断发展和加强,其中旅游业是拉动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中国面对东盟的桥头堡城市和两个扇面的节点地区———云南省,面临此项历史性合作,在迎来了发展本省旅游业的机遇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本文在简单阐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意义后,重点分析了它对云南省旅游业的各方面的影响,强调了在具有前所未有的旅游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目标:1.喜欢在竹林里玩,尝试多种有趣的活动,体验野外活动的乐趣。2.提高听信号行动的能力,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准备:1.一片安全的竹林,事先藏好若干沙包。2.老猫头饰及小铃铛。3.录音机及音乐磁带。过程:一、扮演角色,进行准备活动1.教师扮演麻雀妈妈,幼儿扮演一群快乐的小麻雀。小麻雀们在妈妈的带领下一起来到竹林。2.小麻雀在妈妈的带领下活动身体,如在竹林外舒展羽毛,摆动翅膀慢慢飞起来,在竹林里飞进飞出整理羽毛休息,等等。二、激发兴趣,自由探索1.引导幼儿讨论:今天小麻雀要好好练一练本领竹林里可以练什么本领呢?2.幼儿在竹林里尽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