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科学探究学习中,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准备成为最急待解决的基本问题。科学教师要正确理解小学科学实验材料准备的重要性,深入解析小学科学实验材料准备的现状,积极寻找小学科学实验材料准备的对策。提高科学实验的有效性,让科学课改的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信息化新领域新模式,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项目式学习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多媒体性与交互性给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实施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文章结合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实施、评价,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具体环节入手,探讨信息技术推进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实现路径,包括课前技术助测,精准施为;课中技术助学,探究实践;课后技术助评,反思改进。  相似文献   
3.
林兆星 《福建教育》2023,(45):10-12
<正>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创造条件丰富内容,拓展科学实践活动”“全面动员相关单位,服务科学实践教育”。科学实践被摆在了科学教育极为关键的位置上,更多的单位与资源被卷入科学实践活动中。如何正确、有意义地将科学实践纳入科学教育活动中,让科学实践活动适当、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本文拟对科学实践的教育意义进行探讨,并对当下的科学实践活动实施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与核心概念》增加了工程技术元素,提出“科学实践”概念。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的转型,更加关注具体的实践活动,更能促进与知识的融合,更有助于深化核心素养的发展空间。通过改变探究活动与知识建构相脱离的倾向、改变问题驱动方式为项目驱动、改变单一学科教学为学科融合等策略,可以有效实现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合作乃是群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同心协力,相互促进的合作性行为。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活动中,同学问的关系是合作的,但又带有些竞争性。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儿女,许多时候以自我为中心,少考虑他人,少考虑合作,而当今社会和宣传媒体又过多强调竞争,少提倡合作。社会要和谐,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长期以来,校长领导学校发展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点课题。“领导”的含义是:带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按照学校管理学的解释,校长的领导应该是,在学校组织和师生群体内,为实现学校预定目标,校长运用其法定权利和自身影响力影响师生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由此,自然衍生出校长领导力的概念。描述物理学中的“力”,需要抓准“力的作用点”,更需要画好“力的方向和大小”(矢量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大国,据2008年的教育统计资料,全国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小学分布在农村。显然,抓好农村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我国又是人口大国,实现从“人口资源大国”到“人口资源强国”的转化,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是关键。因此,扎实抓好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的振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