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设计理念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如“在月亮上荡秋千、星星是天空的眼睛”,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习作表达形式。所以,引导儿童学写儿童诗,是语文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很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案例与反思 《请你相信我》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相似文献   
3.
一、自主读书,张扬个性 师:现在我们就来感受夏天的炎热.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哪个句子最能表现夏天的炎热?谁愿意读?  相似文献   
4.
林卫红 《贵州教育》2014,(19):38-40
正在人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科普类课文向学生生动介绍了浅显的科学知识,深受学生的喜爱。那么,教师应如何准确把握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进行科普类课文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本的体裁特点入手,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创设情境中激趣、深情朗读中悟情、合作探究中明理。这样引领着学生不断去探索科学、探索未知的世界,使语文课堂既成为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情感场、让学生品悟情感的语文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63~64页“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能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通过比较、归纳,选择求组合图形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3~74页。  相似文献   
8.
探究教学的倡导者萨其曼博士认为,儿童具有探究问题的天性.当儿童不断处于困惑的环境时,就会本能地开始探究.由此可以看出,问题是探究的核心,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胡祺 《湖北教育》2006,(11):29-33
一、教学案例与评析 《小窗口 大世界》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信与社会”中主题三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对通信方式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p54。 教学目标: 1.建立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理解、沟通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在自主探究与交流中,培养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