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奥尔森在其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明确阐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他提出了著名的“奥尔森困境“,即:一个集团成员越多,从而以相同的比例正确地分摊关于集体物品的收益与成本的可能性越小,搭便车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比预期中最优化水平就越远.因此,大集团比小集团更难以为集体利益采取行动.城市业主的集体维权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为了保证城市业主维权行动的进行,最主要的策略是采取“选择性激励“方案,奖励积极的维权者,而对于不想出力,只想搭便车者坚决说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集体的整体利益,也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官员问责在我国行政生活中屡见不鲜,但其远不是规范制度下的产物。通过对中国官员问责制的制度缺陷和本身缺陷进行分析,并借鉴域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所实行的官员问责制,进而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