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题单元教学就是以单元为主题,辅助教师梳理教学内容,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为确保主题单元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要结合新课程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为促进学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小学英语单元主题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展开深入探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的民族文化艺术课程力求把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渗透到艺术课程中,其价值不仅体现为儿童的生存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文化艺术课程通过关注儿童的人文精神需求,唤醒儿童的民族文化精神诉求以及塑造儿童完整精神人格等方面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儿童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了解远程护理专业学生循证护理现状,探讨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循证护理教育的对策。对长沙市远程护理专科100名在职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远程护理专科学生95%对循证护理不了解,70%缺乏获取大量信息和循证的能力,必须对远程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循证护理教育。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利用远程教学资源传授循证知识,培养学生的循证护理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教育研究中对人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的传统教育习俗因其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而呈现出不一般的状态,教育习俗中的教育主体也不例外。通过对布依族苗族传统教育习俗中教育主体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主体具有身份模糊性、存在形态的多样性、良好情感关系以及客体的"文化性"四个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主体所欠缺的。  相似文献   
5.
"八音坐唱"因用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其旋律古朴流畅、优美悦耳,经常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儿童的启蒙知音,具有游戏性、生活性及文化性的特征。通过对黔西南州"八音坐唱"的探究,旨在挖掘其对布依族儿童的启蒙价值,并期能为现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教师性别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幼儿园教师性别严重失衡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引起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夫为妻纲、“身体化”倾向以及“二人”关系倾向等特征对男性幼儿教师出现稀缺问题的影响深远。因此,提高对男幼师缺乏问题的关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幼儿个性的均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梁小丽 《新闻世界》2013,(5):183-184
长期以来,我国的媒介批评多集中于学界和业界,普通受众的参与可谓寥寥,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囿于学者书斋里的"高雅"理论。微博的出现正在改变这一现状。本文结合相关案例,通过对媒介批评内涵及微博特性的探讨,就微博对媒介批评的影响做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五个方面谈提高写作兴趣的方法:肯定诱导法、体验诱导法、参观诱导法、多媒体诱导法、辩论诱导法。  相似文献   
9.
民族习俗是规约个体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折射出特定民族、特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社会性别期待。苗族传统习俗中的女性角色主要表现为生产生活习俗中的主内者、宗教礼仪习俗中的局外人以及恋爱婚姻习俗中的等待者。苗族习俗中的女性角色受制于传统习俗的规约,但同时,时代的进步以及苗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年轻一代的眼界开阔了、自我意识增强了,表现出与年长者的种种差异,而生活于当下的苗族女性无一不遭遇着自我期待与社会期待落差的角色冲突。  相似文献   
10.
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其中八音坐唱尤为突出。八音坐唱是布依族儿童的启蒙之音,具有游戏性、生活性及文化性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八音坐唱的探究,引发对现代幼儿音乐教育的思考,以期为幼儿音乐教育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