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职教育以服务社会、服务就业为宗旨。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缩小人才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期望的偏差意义重大。文章就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期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为例,分析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1减1补,1加1用”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梁钦水 《科教文汇》2009,(16):100-100
“非零起点”是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指课程学习对象中存在已具有相当课程基础的学生。由于人们对“非零起点”现象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已经变成“非零起点”问题,并对课程教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高职层面对“非零起点”现象的认识现状及其对课程教学的影响进行剖析,以期消除因缺乏客观认识,而导致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梁钦水 《广西教育》2009,(12):107-108
课程考试与评价是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高职教育以服务社会,服务就业为目的背景下,结合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特征,建立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价值取向的考试评价体系,以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为实现课程目标以及专业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5.
梁钦水 《广西教育》2012,(23):149-150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为例,分析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1减1补,1加1用”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本文在分析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并以此确定课程建设的内容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转型的本质在于数字化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职业教育课程数字化转型面临着课程建设理念“唯技术论”,遮蔽“人的存在”;课程内容被“标准化”,忽视“隐性课程”;课程实施“技术主导”,降低“教学质量”;课程知识碎片化,淡化“能力逻辑”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手段、课程形式等维度出发,提出职业教育课程数字化转型应坚持优先发展的理念,聚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坚持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数字化技术助推经验课程延展;增强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数字化课程的质量;加快数智化教室建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课程生态圈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