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V哪儿V”是枣阳方言中一种特殊的结构,本文通过对这种结构的考察,总结能够进入该结构的动词的条件,同时,将枣阳方言中“V哪儿V”与普通话中的结构相似的“V哪儿”、“哪儿V”进行比较,并阐述枣阳方言中“V哪儿V”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2.
段琰 《新疆教育》2013,(11):93-93
随着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中专学校的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导致很多教师感叹道: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面对这些基础和素质相对比较差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目前中专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的线下“药物流行病学”课堂模式进行改革,形成多模式信息化教学体系,弥补传统教学形式的不足,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V哪儿V”是枣阳方言中一种特殊的结构,本文通过对这种结构的考察,总结能够进入该结构的动词的条件,同时,将枣阳方言中“V哪儿V”与普通话中的结构相似的“V哪儿”、“哪儿V”进行比较,并阐述枣阳方言中“V哪儿V”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5.
段琰 《现代语文》2013,(1):78-79
《老子》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细细品读、体味.在语言上,全书八十一章的语言,精妙简练;句式修辞,丰富恰当,呈现出老子独特的思想体系,加之句式的灵活变换和组合,更增加了言语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魅力.本文主要针对《老子》中的整句与散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和短句的使用情况和产生效果进行分析,以阐释其对上古的句式修辞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