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成就动机的最初形成期,其成就动机主要表现为百分目标动机、教师评价动机和学习乐趣动机。小学低年级学生受教师权威影响作用大,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权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1-2012年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的2996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教学模式研究蓬勃发展,多学科领域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教学模式论文的研究者逐步扩展到全国。但是我国教学模式研究仍存在本土化、科学化、均衡化、研究主体分离等问题。我国教学模式的研究正从移植草创走向本土科学化,亟待形成研究共同体,各地区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儿童同伴群体是建立在感情基 础之上的,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自发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不同类型群体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社会化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重视和研究儿童同伴群体,意义重大。儿童同伴群体的发展经历了由“前同伴群体”到“同伴群体”的过程。入学之初,儿童严重缺乏社交技能,交往本着就近的原则,冲突频繁,合作意识薄弱,同伴关系很不稳定,尚未形成群体,两个人还能交往,三个人在一起时,交往合作就会发生困难,属于“前同伴群体时期”。但在这种初步交往的过程中,儿童的合作意识、交往技能开始发展。在共同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人是社会性动物 ,归属需求是人最根本的需求 ,儿童归属团体的需求甚至比生存需求更强烈。嫌弃儿童长期为班级成员所排斥与隔离 ,孤单失群 ,不能完全归属班级。他们孤独退缩 ,惹是生非 ,自暴自弃 ,心理异常。且嫌弃儿童的班级地位一旦确立 ,不易改变。关注和转变嫌弃儿童 ,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及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班级嫌弃儿童的境况班级嫌弃儿童是指在学校教育条件下 ,身心正常发育的儿童因各自不同的原因 ,在社会关系上、心理上和活动参与上 ,长期被班级群体所排斥与隔离 ,班级社会关系网络丧失 ,导致班级生活质量下降 ,…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不久前发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机会不均问题十分严重,并有扩大的趋势。[1]班级学生社会分层客观存在,是教育不平等的表现,对学生的自我期望水平、自我概念形成、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初步研究班级学生社会分层,为微观的教育公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求有助于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一、班级学生分层的涵义班级学生社会分层是指根据学生占有学业成就资源、班级组织资源、同伴群体资源的方式来决定学生在班级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首先,学业成就资源的占有状况是决定学生班级…  相似文献   
6.
班级学生的社会资本对于学生人力资本的获得乃至班级有价值物的获得具有重要影响.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形成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子关系中具有人格特质的的期望与标定、信息阻隔、排斥与隔离、规范与权威等社会资本的缺失影响弱势群体的发展.我们应据此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L~ψ空间中的K-泛函与光滑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Lψ空间中K -泛函与光滑模的等价性 ,得到了Lψ空间中的函数及其导数对应的K -泛函与光滑模之间的等价性定理 ,推广了文 [2 ]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初,解释论异军突起,指责以功能论与早期冲突论为代表的宏观教育社会学把学校教育当作黑箱的输入—输出模式,不能解释学校教育实际过程。解释论者从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剖析学校教育的实际内容和实际过程,导致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取向的一次大调整,微观研究取向打破了宏观研究取向的垄断地位。班级作为学校教育实际进行的场所,班级系统本身客观存在着分层,班级学生适度合理的分层有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的差异性平等是一种真正的、实质的平等,体现了每个人独特的价值以及实现价值的权利。传统课堂教学以高效、标准化为焦点,承袭工业社会“工厂批量生产”模式,遵循单向运作的原则,漠视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应完全开放自己,思考性倾听,沟通理解;形成课堂学习功能小组,培植学生势力;进行弹性的课堂设计,针对学生独特的学习方武,进行适切的教学,从而从深层感受和理解差异,实现相对的、动态的平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师生冲突的差异,对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约2000名儿童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流动儿童具有歧视性,倾向于选择强制的方式,对城市儿童选择沟通的方式;流动儿童仍对教师较为敬畏与认同,城市儿童较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冲突强度都较低,流动儿童的冲突持续时间更短;冲突结束时流动儿童师生关系较佳,城市儿童师生关系却趋于疏离,冲突对城市儿童心理的消极影响较强.为解释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师生冲突的差异,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IPA)对6名教师进一步访谈发现:从低教养水平高教育期待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受歧视的流动儿童,仍对教师较为敬畏与认同;质朴的、亲密友爱的传统师生关系观促使冲突结束时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较佳;教师权威观的变迁致使城市儿童的不满情绪及冲突的消极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