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秦亭 《湖南教育》2002,(11):53-53
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主要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共同活动中进行的相互协作、沟通。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比如“按比例分配”一课的教学设计,首先制订合作目标: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基本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在共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前两条为“知识性目标”,第三条为合作技能目标。其次,合作任务设计和合作方式的选择。在“按比例分配”一课中可设计三次合作任务。第一次是引导学生分析了例题的结构后…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是个体发展自身的方式。儿童在与他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社会技能和杜会道德准则。只有在此基础上,儿童的心理水平及社会交往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才能逐渐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最终成为社会的人。 同伴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群体,它以独特的、重要的方式帮助儿童塑造个性,约束社会行为,形成社会价值观和态度,是儿童社会化不可缺少的动因。研究表明;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曹荷建 《山东教育》2012,(12):51-52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为儿童提供了合作和平等的学习技能和交流经验的机会。这种关系有可能成为幼儿将来从事发展社会能力、社会正义感和爱的能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特定环境下因群体与群体之间交往的需要,把互不了解的陌生人结成同伴关系,这种同伴交往因同伴之间兴趣、爱好的差异以及自主选择权的缺失而常常导致交往实践的失败。这种交往障碍主要缘于儿童在性格品质方面、家庭教育方面、交往技能方面、同伴特殊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旋,如通过心理辅导课,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及技能;使儿童学会体验他人的情感,培养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学会交往;要让家长明白孩子的问题与他们的不良教育方法密切相关等。以帮助学生克服社会交往障碍,学会与他人合作相处。  相似文献   

5.
刘占兰 《学前教育》2011,(10):29-31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结交朋友和维系友谊是人一生的课题,也是从幼儿期起就应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归属、爱和尊重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儿童在同伴群体中,尤其是在亲密的友谊关系与朋友关系中,获得爱、亲密和可靠的同盟体验,并获得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友谊在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没有朋友则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有情感问题、利他行为少、在一些社会技能上(如加入群体、合作游戏和处理冲突等方面)有缺陷等。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多数城市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现代住宅的单元化阻隔了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幼儿常以自我为中心形成独占心理,缺乏合作意识,不懂得如何与周围的同伴合作.但存现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中处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因此,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小学低年级是儿童同伴群体的最初形成时期,教师权威在其形成过程中作用重大;小学低年级儿童同伴群体以同性同伴群体为主,有学习型、娱乐型、顽皮型、儒雅型同伴群体。从不同类型同伴群体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探讨其对儿童社会化、自我概念形成的启蒙教育作用,从而充分发挥教师权威的调控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欣 《早期教育》2001,(11):6-7
游戏群体,是指儿童由于游戏关系而结成的群体。自然游戏群体,则是指非成人组织或参加的,由在同一游戏空间范围内活动的数个孩子,从共同的兴趣和愿望出发,自发聚集起来形成的游戏群体。居民住宅区空地上成群游戏的孩子就属于这样的群体。年龄的差异性,往往是这种群体的一个普遍特征,即这种群体中通常会有年龄大小不同的孩子。埃利斯等人(Ellis et al,1981)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婴儿期到幼儿期,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持续减少,而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则持续增加,且儿童与年龄有差异的同伴交往比与同龄人交往更频繁。因此,自然游戏群体的形成是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长沙市某幼儿园86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测量法、自然观察法和访谈法考察了幼儿在交往过程中的友谊形成行为,以期揭示同伴文化对幼儿友谊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幼儿群体中存在丰富的同伴文化,“同伴互动”是友谊形成的先决条件;(2)幼儿在友谊形成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合作、分享或冲突等行为均受其自身同伴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同伴接纳”、“同伴关注”等同伴文化的要素对于幼儿友谊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3)同伴文化通过外部和内部两条途径影响幼儿友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社会技能是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方式。这一概念可以从“同伴接纳定义”、“行为定义”和“社会效度定义”三种方式加以界定。关于儿童社会技能的研究可以归纳出四种理论观点或模型,即行为结构的观点、人际问题解决的观点、社会技能的加工阶段模型以及社会技能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社会技能和社会能力两个概念有着重要的差别。在干预和训练中要考虑个体特点、交往过程和行为背景等多个层面,以形成和提高社会能力为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11.
幼儿同伴关系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而同伴交往困难将影响幼儿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符合当前社会改革的迫切需要,有…  相似文献   

12.
《教育情报参考》2007,(7):20-20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藤井千春认为,一味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竞争,不利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合作意识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校实现培养“社会人”的教育目标。正是通过个人之间的有效合作,才使人类创造丈化、改造社会的活动成为可能。建立在良好的同伴关系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把课堂看作是学校人际互动的主要场所,承认儿童同伴之间的影响力,并通过改进课堂内儿童之间的交往,使之互勉、互爱,增进其自尊、自信及培养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相似文献   

14.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或心理水平相近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学习和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但是其积极作用在视障儿童身上远未显现出来。那么视障儿童同伴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呢?  相似文献   

15.
同伴关系是儿童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并经常性地成为图画书所承载或映射的一种内容主题。儿童通过进入图画书中的故事世界,感知既有的同伴交往文化,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身同伴交往的经验,发展同伴交往能力。成人应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图画书的价值,发展儿童同伴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6.
儿童成长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而这种转变的基本途径之一便是与同伴交往.幼儿期是同伴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8,(33):189-190
早期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发展有着重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建构游戏中幼儿容易出现争抢玩具和材料、破坏游戏和规则、破坏别人的作品等行为,同时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而且缺少互相帮助的意识。笔者通过对建构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指导幼儿使用协商、询问、建议、请求帮助、帮助别人等交往策略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引导幼儿学习分工合作,提高同伴合作能力等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个人、一句话、一个故事,看似平凡简单,却在不经意间触动人的心,点燃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少年儿童,榜样更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因为儿童的社会行为会影响其同伴关系的形成,同伴交往是同伴之间通过接触相互影响的过程,它能帮助儿童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念。在儿童交往中,同伴关系是儿童最需要的,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要关注孩子之间的同伴交  相似文献   

19.
正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个人、一句话、一个故事,看似平凡简单,却在不经意间触动人的心,点燃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少年儿童,榜样更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因为儿童的社会行为会影响其同伴关系的形成,同伴交往是同伴之间通过接触相互影响的过程,它能帮助儿童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念。在儿童交往中,同伴关系是儿童最需要的,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要关注孩子之间的同伴交  相似文献   

20.
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分析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1〕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而同伴交往困难将影响幼儿以后的社会适应。因此,形成幼儿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一、同伴交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良好的同伴关系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