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深度认识国内馆校结合领域研究的主题和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研究者更加详细、清楚地了解国内馆校结合发展的最新动态,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馆校结合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馆校结合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馆校结合中的博物馆角色研究和馆校结合的结合特征研究两大方面,其中馆校结合的结合特征研究又可分成六个方面:馆校结合教育课程建设;馆校结合课程的教育学思考;馆校结合教育模式;馆校结合相关教育类型;馆校结合机制与策略;馆校结合现状。我国馆校结合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奠定博物馆在馆校结合中的重要作用;馆校结合机制的研究日趋增加;更多体现馆校结合课程中的教育学理念;完善馆校结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分析研究了Fe与干燥或湿润C l 2的化学反应的可能途径及产物.结果表明,在室温及加热条件下,Fe与干燥及湿润Cl2的化学反应途径及产物有所不同.室温时Fe与干燥Cl2发生钝化反应,而加热时两者化合生成FeCl3;Fe与湿润Cl2有两种反应途径,其主要反应途径及产物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室温时,以原电池反应为主生成FeCl2,而加热时以化合反应为主生成FeCl3.同时,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得出Fe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FeCl2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晶体结构章节内容抽象,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全书的难点。以晶体结构的本原问题——原子的堆积与填隙为主线,从二维原子的堆积和空隙到三维晶体中的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两种空隙体验面心立方晶体的形成过程,借助软件Diamond3.2加强学生对三维晶胞模型的立体感知,同时借助笛卡尔坐标系、正多面体等知识,确定常见晶体中空隙中心或原子的具体坐标,达到理解从二维密置层到三维晶体的形成过程。建构原子堆积与填隙模型并迁移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浙江电大萧山县分校几年来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服务经济建设、培养本地人才的同时,电大的自身建设也逐步壮大和发展,使教育和经济形成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萧山县委和县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电大工作,把电大看成“送上门的大学”,一再明确指出:县级电大一定要立足本地,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副县长金胜荣和县委宣传部长赵纪来多次强调“电大的发展,一定要与县的经济建设相适应,自觉地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办学的重点要面向农村,面向乡镇企业”。萧山分校在贯彻县党政领导指示的过程中,首先对本县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对模拟化学实验软件Crocodile Chemistry进行简要介绍,并以上科版《化学》教材中"化学反应速率"为例,运用Crocodile Chemistry进行模拟实验的设计。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对模拟实验进行改进,形成完善的、高真实性的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张晨  沈甸 《化学教学》2021,(1):93-97
勒夏特列原理是高中化学平衡部分的重要内容,目前很多教师对于勒夏特列原理的适用范围不够明晰,对其认识存在“减弱非抵消”的思维定势误区。从勒夏特列原理的热力学推导出发,从现代化学热力学的角度分析其在非恒容体系中使用存在的局限性,梳理常见的误用示例,对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提出明确的适用范围、与化学平衡常数结合、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强酸与强碱、强酸与弱碱等中和反应之间存在何种差异,运用真实实验或是pH传感器等难以进行平行的对比实验.鉴于课堂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不易把控等问题,在学生亲自实验的基础上,以化学软件"Crocodile Chemistry"为工具,模拟多种类型的酸碱中和滴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把握本质,体验不同类型中和反应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1999年 2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即“ 3+ X”。①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 3+ X”是以“三个有助于”为指导思想,即“在改革中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可见,“三个有助于”是“ 3+ X”高考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 3+ X”高考改革方案一出台,赞扬之声四处涌来,被认为是高考改革的一次创举和突破。人们也对“ 3+ X”寄予厚望,期待着这次改革能带来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