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凝聚价值共识是从价值观念上的“多”走向价值共识上的“和”的过程,是推动价值观再生产、寻求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实践活动。观念上层建筑与制度上层建筑有着紧密互动关系,制度体系对于凝聚价值共识的活动有着根本的激励或约束作用,人们总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凝聚价值共识。新时代新征程上,不论是推动全社会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以磋商具体社会议题为导向开展的凝聚价值共识活动,都需要总体性的制度保障。基于此,应深入分析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凝聚价值共识过程中发挥的制度保障作用,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凝聚价值共识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客观的历史进程,是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呼唤,其基本实现方式在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形态、价值形态、实践形态、制度形态的现代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现代性”属性。解释性知识与规范性知识、标志性概念与引领性命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知识生产的基本对象,推动面向现代化的知识形态变革,是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主体性的关键所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方式发生深刻演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态的现代化,要以实践目的为指向,形成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育人实践、治理实践、虚拟实践等实践形态。要在现代化的历史架构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位阶与价值实现等问题予以现代性思索与历史性确认,塑造其现代价值形态。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成果上升为制度安排、转化为制度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与国家制度体系进行深层联结,予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以全方位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在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学科支撑体系建设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顾与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的成就与经验,不断凝聚共识、增进信心,对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擘画伟大复兴新蓝图,号召踔厉奋进新征程。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和突出亮点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高度提出“两个结合”,科学提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根据和实践要求,为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水平提供了“金钥匙”。报告还首次专章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如何运用“两个结合”“金钥匙”指导支撑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新实践?本刊特邀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等著名专家学者进行解读。期待该专题能够引发更多专家学者对“如何更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现实之问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