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06篇
科学研究   64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进行了探讨,结合化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具体方法,意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春雨     
你在春季降临,不在乎给人们留下什么,只是细细的,静静的,柔柔的,让我们这些已经麻木的生命复活。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时期图书馆的发展和工作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根据当前新经济时期的特点,对图书馆工作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做了概括。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图书馆的发展必须适应当前新经济时期形势的要求,尽快步入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如何联系社会生活牙朝敏进行语文基本训练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这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密切联系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呢?一、突出主线,三点贯通“育人为本,治心为上”历来是教育者的首务,更是语文教师的神...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时代被称作信息时代。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些作为新闻传播工具的媒体,每天都在向人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不管是来自通都大邑的或是穷乡僻壤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或是充满生活情趣的,令人愉快的或是不愉快的;信息传播的迅捷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地方性媒体越来越重视采写、发表外埠新闻或与外埠相关的新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媒体的活动半径正不断扩大,媒体的眼界不断开阔,对它地、他人的关注也在增强。从这个意义上看,外埠的新闻和本地的新闻具…  相似文献   
6.
牙央 《新闻界》2005,(3):136-136
正面宣传报道和批评报道是辩证的统一。虽然报道的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有异,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发扬成绩,纠正缺点,千方百计地调动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报纸作为党和政府宣传路线、方针、政策,指导民族地区的各项工作的舆论工具,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入手,将民族地区发生的变化和成绩与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情感相结合开展成就报道自然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与此同时,鞭策后进,  相似文献   
7.
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征集工作——以黑龙江省图书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社会征集工作的意义,介绍了黑龙江省图书馆地方人士著述阅览室开展"地方人士著述"征集工作的概况,并对图书馆开展社会征集工作的实践和体会做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像个男子汉     
在阿图什的一片无花果园里,一个熟透了的无花果挂在枝头。她的身体越来越沉,一直在担心,会不会落到地上摔得稀巴烂。可是今天,她顾不上担心自己了。无花果园里,有一个八岁的孩子在向爷爷苦苦哀求着:“爷爷,您就答应了吧。小朋友们都有足球,就我没有。”“可以买,但这一回,买足球的钱得你自己想办法。”爷爷严肃地回答。从他的表情中不难看出他是个说一不二的人。  相似文献   
9.
牙高志 《广西教育》2013,(22):32-33
物理审美素质的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高中物理教学不能单纯地传授物理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发现、自觉实践的物理审美习惯和能力,即加强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0.
黄燕妮 《广西教育》2013,(46):38-39
预设性感受提问指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有关感受方面的提问。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的教育工作需要充分的预设,教师对自己的提问要有清晰的、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做到胸有成竹。预设性感受提问,往往借助一些语言询问当事学生的感受,让当事人理清自己的心理与内心的期待,引导学生往积极、正向、解决方法的方向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