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母语文化素养是新工科人才的必备素质。通过深入挖掘母语文化资源,精心培育核心课程,加强母语文化课与各其他课程间的协同,强化母语文化应用能力训练,可提升学生的理解与表达力,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激活其创新思维、点燃其创造热情,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推进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2.
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桃源故事,可以发现其在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三大主题:桃源人境——农耕文化的理想王国;桃源仙境——世俗人生的极乐世界;桃源心境——隐逸文人的精神归宿。这三大主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着说不尽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如何引起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大语文教学中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语文教学中“趣”的几个表现方面、增强“趣”的途径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金属工艺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工程实践性。为培养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高等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的特点和需要,要加强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环节的建设与改革,注重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对于婉约词这一基本文学概念,本文从其艺术审美特征的四个方面加以探讨,对词体文学的艺术鉴赏与评论等产生一定的导向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6.
南北朝及隋唐时期涌现出大量的时差故事,形成了“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仙话时间模式,唐代道教信徒把仙话时差故事与丹经理论融合起来,二者都是基于对人类生命的积极探索。之后,时差故事又扩展到冥界,形成了“人间一天,阴间一年”的时间模式。时差故事既是生命观,又是时空观。《关尹子》标志着这种古代相对时间观的成熟,体现了特有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下对生命与时间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林兰香》中人物主体是贵族阶层,只有任香儿出身商户之家,同时是耿朗最宠爱的小妾。因为出身市民,香儿更具女性天然情韵,更能把握机遇,争取现实利益。然而,也正是因为出身市民,香儿在贵族之家备受压抑,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常年处于恐惧和焦虑之中,并于34岁早逝。就此而言,她的人生是喜剧也是悲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