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797篇
科学研究   414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28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26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在板书与简笔画、课堂口语、课堂管理诸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对此,必须从加强语言实际能力的培养,注意口语训练,提高教师基本功等途径入手,才能提高教育实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试论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图书馆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我国图书馆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型。面对新变化,应该从技术、人才、观念等方面提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4.
在“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电视改革中,地方台专业频道应运而生,比起综合频道来,新生的专业频道在开播之初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频道包装、片头设计、栏目设置、节目编排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然而没过多久,专业频道的个性特征渐渐淹没,“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起,特别在新闻节目里重复雷同的现象更加明显,专业频道的新闻该走怎样的路子成了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本刊2000年第7和第9期两次刊登了对《木兰从军》邮票选材、设计等的点评,就其中一些看法,我也来谈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试卷设计 (一)追求的目标或标准 1.符合课标和考试说明。考试内容、要求、题型和难度的分布等要完全符合“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精神,且把难度控制在0.75左右。  相似文献   
7.
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大学出版社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牛太臣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快改革步伐,陆续推出许多重大改革措施。大学出版社怎么办7深化改革的方向、模式、途径和措施是什么?这是当前大学出版社领导和职工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当前大学出版...  相似文献   
8.
牛达生  牛志文 《寻根》2004,(6):51-57
火铳,是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通称。初见于宋元之交,是明代大量使用的重要火器。现代的枪炮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是现代枪炮的“祖先”。  相似文献   
9.
泰戈尔作品在“五四”前后传入中国,很快在中国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诗歌的清新风格,小说的批判社会精神,契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有助于民众的思想启蒙和反封建斗争。泰戈尔作品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输入了新的表现手法,影响了中国新文学的一批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10.
[案例 ]一生坦言 :“老师 ,我听您分析课文头头是道 ,自己也觉得听懂了 ,可一拿篇新课文 ,却又不知从何下手 !”[思考 ]失误出在教师身上 ,具体说来 ,就是为师者未能注意关照以下几点 :1 .未能从学习方法角度归纳出各类体裁文章的具体阅读程序。2 .未能顾及到学生解读文章的心理流程。3.只着眼于共性 ,忽视了个性 ,二者结合不够。[分析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 ,阅读一篇文章 ,不仅要掌握文章的内容 ,还要掌握文章的表达形式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即不仅要知道写什么 ,还要知道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阅读作为阅读主体对阅读客体的一种知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