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追求优质的全球性教育变革浪潮中,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向。能力是动态、多元的,专业实践能力建基于知识,进而又成为有效表现和行为的基础。教师专业实践的反思性本质赋予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以独特的蕴涵,使其具有经验性、情境性、发展性和价值性等特征。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特征启示我们:教师教育要考虑如何有效联结经验与理论;凸显情境和反思在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来发展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受制于多重因素影响,其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需求的满足对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TALIS 2018从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探讨“上海初中教师最想发展什么”这一问题。研究发现,上海初中教师普遍对学科教学、21世纪教学技能与多元化教学有着较高需求,对个别化教学需求最为迫切。上海初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在教龄、职业选择、学历与年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为此,以学科教学发展需求为基础,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回应教师的个别化教学发展需求,提升教师的多元化教学能力;关注教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满足不同阶段教师的发展需求,可针对性地支持上海初中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笼统地说,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可分为直接道德教学和间接道德教育两条途径,二者可分别对应于传统道德教育和现代道德教育。因此,人们常常把直接道德教育等同于权威主义与灌输,对直接道德教学持排斥态度,并把道德教育的许多失误归之于直接道德教学,片面强调间接道德教育,这必定会影响德育课程的实施,削弱德育的实效。因此,本文主要对直接道德教学的内涵、现实性及其限度进行审视,以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直接道德教学,发挥其德育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以新的方式表征着教育世界,使得传统教育研究面临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挑战。大数据时代,教育研究需扩大数据来源,拓展研究空间;深度挖掘数据资源,重视分析"相关关系";强化数据文化,推进实证研究。教育研究亦须审慎评估大数据的价值,辩证看待大数据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科学评判大数据的量与质,正确处理理论建构与"让数据自己发声"的张力,全面考量教育目的与数据伦理。  相似文献   
5.
教育问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责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是专业的必要之维和教师专业道德的基本要素,承载着教师的道德承诺。基于责任的身份是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重要向度。教育问责是教师无可逃避的现实工作情境,影响着教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信念,挑战着教师的专业责任。在结构与能动性的张力相持中,问责压力下教师专业责任被赋予殊异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三种样式:迷失、本真和撕裂。培植教师个人的道德信念、增强教师的道德能力、赋权予教师,是问责背景下提升教师专业责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取得较大的成效,但在当前仍存在以下几大误区:在价值取向上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在实施过程中形式主义泛滥,功利主义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哲学史上,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最早提出了“和谐”这一概念,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论证。这一学派基于其对数学和音乐的研究及对社会发展动向的深刻洞察。毕达哥拉斯把和谐原则也渗透于其道德思想,以和谐为道德判断的标准,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和谐论道德观,这对于当今的道德教育确立培养和谐人格价值追求、开放环境下的多元定位和整合优化实践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人本主义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由于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没能全面理解和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进行全面审视。通过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内涵,找出其进步性、局限性及其弊端,以便正确掌握其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适用限度,减少实践中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在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而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建构者。教师视角中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对教师专业实践的最真切表达,体现了教师对专业生活的反思性理解和有意义建构。研究表明,教师所理解的专业实践能力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受限的、扩展的和元能力。该能力架构折射出当前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隔阂、限制的和扩展的专业实践能力间的张力等若干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践是师范生体验教育现实、学习教学的关键路径,拓展了师范生专业学习的空间。香港职前教师教育追求实践的教育价值,将反思作为实践中学习教学的根本理念,创设挑战与支持性的反思环境,通过建构专业自我、研究与试验、专业对话等策略增进师范生的实践体验,提升师范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