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有一句名言,叫做"不要考100分"。意思就是:能考到80、90分已经很不错了,一般的学生都不难做到。但是,如果想从90分考到100分,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个时间本可以用来做更多其他有意义的事儿。现在,我们的学生恰恰就是在过分追求这种完美和细节方面耗费了过多的生命成本,而忽视  相似文献   
2.
作为神学、政治及历史文本的《圣经》在20世纪逐渐退场,而随着哲学阐释学及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兴盛,作为艺术文本的《圣经》进场,这既是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景观,也是以艺术拯救颓败世界的人类需求的体现。《圣经》已不单纯是一种信仰的表征,它在今天已成为人类重建其文化与艺术叙事的一种重要资源。当面对现代艺术那不知所措、杂乱无章的个人叙事之时,我们知道,在人类彻底疯掉之前,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健康的、强有力的叙事母本,以恢复正常的模仿能力,有尊严地走向未来。于是对《圣经》叙事的研究在西方出现,并在20世纪后期蔚成风气。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看到,来自古老东方的中国学者也开始介入这一“神圣”事业。我国老一辈学者朱维之先生于1980年代初在南开大学开始招收《圣经》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当时有一位来自河南的年轻人投在他的门下,承接起他的《圣经》文学研究的衣钵,在中国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筚路蓝缕的工作。20余年如一日,朱先生这位弟子的大名———梁工,早已为学界所熟知,而在朱先生诞辰百年之后,梁工教授更是推出了他多年心血的结晶之作《圣经叙事艺术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下注页码均出自该书),成为我国系统研究《圣经》叙事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表达了其不同于历史主义的历史观:历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任何人的意志转移,因此,英雄无关历史进程;无数个人的合力与历史规律构成同步,因此,可以认为,历史是每个人参与的进程;同时,人在历史的进程中成长。这一理念在小说主人公彼埃尔、娜塔莎由混沌走向澄明的过程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5.
好的老师     
在成长过程中,我遇到过许多好的老师,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们不仅引导着我学业的进步,而且在我的人格塑成过程中,他们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老师教人宽容。我读小学的时候非常顽皮,为此挨过不少老师的训斥。二年级时,有一个星期日,我在麦田里玩匍匐前进的游戏,被一个同学发现了。  相似文献   
6.
从欧洲文学的背景上看 ,法国文学与俄国文学创造了两种文学范式 ,前者以宏扬本体生命的意义为能事 ,是一种充溢着享乐意识的文学 ;后者以实现对本体生命的超越为己任 ,却是禁欲主义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塑造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形象体内流淌着法国人的血液 ,然而其性格中却闪烁着非传统的异质的光芒。这种异质就来自俄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很多书对我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其中第一本是金敬迈的小说《欧阳海之歌》。这本书是我9岁的时候读的,那时我还在冀中平原上一个古老的小镇里念小学三年级。我的家里可读的书籍很少也很有限,大概那本《欧阳海之歌》是做公社干部的父亲拿回家来的。《欧阳海之歌》是一部苏联术语意义上的"定制小说",所以今天看来小说同时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这不妨碍我一直认为金敬迈是个好作家,他在那个时代已经做得足够出色。  相似文献   
8.
正没有什么比这样一种习惯更严重地扭曲着人们的生活,并不可避免地剥夺他们的幸福,这种习惯就是:不按照世上哲人的教导和自己的良知去生活,而是按照他们周围那些人认可和赞许的方式生活。人在做一件事时,不是为了自己的肉体,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灵魂,而只为了博得人们的赞许——这是人们生活恶劣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荣誉,对获得人们的赞许、尊敬和夸奖而操心——没有哪一种邪念会像这一种一样,能把人们久久地控制在其掌握之中,并使他们疏于去理解人  相似文献   
9.
10.
1950年代苏联关于审美本质的讨论,标志着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由长期以来对文艺的简单化和片面化的理解,转入了在更广泛的视野中进行阐释.其中社会派理论在这一讨论中影响最大,其主要代表人物为亚·布罗夫和列·斯托洛维奇,前者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框架中重新审视了艺术的本质,而后者则将这一问题在价值论层面上进行考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文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