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2005年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新方案,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于2007在全国高校正式开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课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其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
激励机制在民族社区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社会结构的中观层次,作为纽带和桥梁,将宏现社会与微观的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应当建立在社区发展之上,社区的发展则依赖于外源和内源两种动力的整合,目前我国民族社区的发展更多表现为外力推动型,社区内源动力激发明显不足,而内源动力的激发,科学的社区管理是决定性因素。现代社区管理更加注重用人的价值观来阐释各种管理,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因素,主张以激励方式为主,促发人的创造潜力,已从传统简单的人机效率满足转向社会效益和社区效力的取得以及对人价值的尊重、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潜力的发挥。因而,激励机制已成为当代社区管理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民族社区的管理中,综合借鉴相关学科的成熟理论,讨论有效的激励的形成,对于激发民族社区内源动力,体现以人为本,实现民族社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