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碱滴定是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的常用容量分析法,其终点通常是借助于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而指示的。由于指示剂常选用有机弱酸或弱碱,有自己特定的 pH 变色点与变色范围,因而对不同的酸碱中和滴定,必须根据等当点的 pH 值来选择适当的指示剂,且要参照视觉对颜色的敏感性来科学地确定合理的滴定顺序,才能取得满意的实验结果。弱酸,特别是多元弱酸,因有其特殊性,酸碱滴定过程较为复杂,对终点及以上要求更为严格,若有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亚硝酸盐及其相关物种的产生来源及其人在其中的暴露环境进行了剖析,认为有内源性与外源性双重作用,并具有各自的规律,而内源性与外源性的结合是危险因素,并对其暴露结果及其阻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浅谈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斜率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尤登双样图对分光光度法进行标准曲线斜率的控制,能简单直观地了解数据质量,看出测点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同心圆确定测点所代表的标准曲线的斜率是否可接受.  相似文献   
4.
<正> 化学实验常因反应物为非标准物质,反应在非标准状态下进行,抑或实验条件限制及一些无法消除的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实验结果偏离真实状态,依靠改进条件、运用经验并采用数学处理与作图结合常可取得较难得到的实验结果,作图处理即与其中之一;[1、2]这虽为实验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但对其某些内涵及原理等阐述甚少,本文就中和热测定为例作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5.
湿法直接消解干雷竹叶粉,消化液(HNO3:HClO4=4:1).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其中的Cu,Mn,Cr,cd等.结果显示,雷竹叶有较低的各微量元素含量.该方法具有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平均回收率97.93%~102.73%之间,在实际应用方面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对螺旋藻藻蓝蛋白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发现用pH=7.0、0.067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粗提取处理,再用5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纯化所得到的藻蓝蛋白的纯度和提取量都比较理想。在实验条件下纯度和提取率呈负相关,其中盐析后藻蓝蛋白的纯度达A620/A280=0.508,提取率W为1.12%。将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的定性确认,其荧光光谱的室温荧光发射峰、紫外吸收特征峰与文献值有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7.
以芦丁为标准品,在紫外光谱仪上得到测定总黄酮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ax)=350.5nm 以及标准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Y=0.02350X 0.32390,相关系数为 r~2=0.99473。利用溶剂浸提法制取样品,在相同工作条件下测定雷竹叶中总黄酮含量,计算出平均含量为26.12mg/g,并通过红外光谱测验,交叉验证提取物的成分。实验选取优化的提取条件为:用50%的乙醇、料液比1:18、在80℃下浸提2~3次,每次1.5h。  相似文献   
8.
湿法直接消解干雷竹叶粉,消化液(HNO3:HClO4=4:1).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其中的Ca、Mg、Zn、Fe等.结果显示,雷竹叶有丰富的各元素含量.该方法具有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平均回收率100.39%~102.60%之间,在实际应用方面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从编写《现代科技基础》的编写体例、思想、目的、教学要求、教材的重点及教学实践出发 ,对如何把握教材 ,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进行了精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师专教育构成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层次。受历史和客观条件限制,其实验室建设,在规模、队伍结构、实验水平及效益、完善程度等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此对应,实验室管理人员在管理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受其素质影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并直接关系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提高。有些方面还较为突出,须引起重视。从管理的角度研究和探讨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培养,对师专教育的发展有一定意义。同时,如何充分发挥这部分人的才能,用好现有财力物力也是提高实验室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总之,建设真正具有师专特色的实验队伍己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讨,并就教于实验室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