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而制度是与社会的公平正义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我们应从改革各项社会制度入手,建立起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从而正确处理教育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时代传统高等教育受到了一定的挑战,高校作为知识普及和技能传授主要场域之地位正在消解,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和权威地位不断被削弱,传统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正在发生转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急剧转向。现代教育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价值传导过程,而不仅仅是技能传授过程。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主体性的削弱须通过价值判断教育予以弥补,智能系统难以具备表征人类主体性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总体精神和实质目的,必须充分重视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判断教育,掌握提高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方法,保持学校和教师的价值判断教育主体地位,适当平衡技能教育与价值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和谐的法制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有其对立和冲突的一面,也有其统一和协同的一面.在当前两者之间冲突的一面尤为突出,正在成为困扰我国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之一.所以,我们试图从法制的角度对之进行解析,并寄期运用法律制度实现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与并举.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人民基本权利得到全面而有效的保障,既是马克思一生奋斗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为此,马克思早期关于"自由"的经典论述,不仅为我们分析认识法律与自由、法律与民主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范例,也为中国法制现代化提供目标导向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制现代化应该包括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的现代性转型,然而由于少数民族法律的特殊性,我们在进行其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关注其本土资源的优化和配置。我们从分析法制现代化的一般原理入手,借用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的分析思路,对少数民族法律的转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在民族民间法向现代型法律的转化过程中必须重视保护其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6.
推进法制现代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核心问题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因此, 必须以塑造人格为契机,做到法律尊重个体人格及个体人格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法社会学视角分析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平等接受教育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人权。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等活动,调整不同教育利益关系,均衡教育利益,整合教育资源,维护教育秩序;把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贯穿到立法的全过程,依法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和国家政策,健全落实责任制,加强监督,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从而逐步实现和维护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当下,教育领域正在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商谈、交流和沟通,通过平等对话与交流,寄希望达到不同主体认识和情感上的共识,并达致教育机会公平的目的。主体间性思维方法为教育机会公平的实现提供了哲学方法论。在教育领域运用主体间性思维方式取代主体性单一主体范式,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主体之间的可沟通性、可传达性。而“交往合理性”和“交往行为”为不同教育主体间的对话与沟通提供了可能性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