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文章从当前国内高校学生会主席选拔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创建高校学生会主席胜任力模型,并根据胜任力模型有针对性地研究其选拔体系。在大量参考国内外有关胜任力模型及学生干部素质的文献后,通过采访、调查、参考文献和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经多次整理后形成学生会主席的素质要素并根据这些要素编写问卷,然后对广东6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学生会主席施测并针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与信度效度分析,形成高校学生会主席胜任力模型和高校学生会主席能力测评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东省12所院校1000多名大学生的婚恋心态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婚恋心理呈现以下新特点:1.多数学生对待婚恋的态度比较理智;2.多数学生能正确看待学业与婚恋的关系;3.当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比较注重内在素质;4.部分学生性观念较为开放,对待非婚性行为、同性恋比较宽容;5.部分学生的恋爱动机带有明显的消遣性.本文就上述新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恋人格量表、自尊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广州某高校2013年入学的6126名新生不同自恋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显性自恋特质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t=5.81,P〈0.001);隐性自恋特质无明显性别差异(t=-1.75,P=0.08).在控制自尊变量后,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与SCL—90的10个因子、UPI均相关显著.结论 控制自尊后,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5.
基于自杀的应激-易感模型选取生活压力事件、精神病前驱症状、精神障碍、绝望情绪、自杀企图、人格倾向、心理健康症状、睡眠质量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自杀风险因素,对8792名大学生心理普查数据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大学生自杀的潜在风险存在3个异质性的类别:C1低风险组,占比86.88%;C2高风险组,占比8.18%;C3心理脆弱组,占比4.92%。(2)相对于C1而言,女生在C2的比例更高,父母离异的大学生在C3的比例更高。(3)高校心理普查的心理危机因子检测系统需要从内容和方法上重新构建,应激-易感模型为多个自杀风险因素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指导,潜在剖面模型为多个心理危机因子同时检测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东省12所院校1000多名大学生的婚恋心态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婚恋心理呈现以下新特点:1.多数学生对待婚恋的态度比较理智;2.多数学生能正确看待学业与婚恋的关系;3.当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比较注重内在素质;4.部分学生性观念较为开放,对待非婚性行为、同性恋比较宽容;5.部分学生的恋爱动机带有明显的消遣性.本文就上述新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新趋向及心理成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宗教信仰呈现以下新趋向:第一,自认为信教的学生人数比例逐渐上升:第二,信仰的盲目性;第三,宗教暧昧现象比较明显等。本文对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心理成因进行了探析,认为大学生求知欲较强、追求新事物等个性特点容易对宗教产生兴趣;宗教具有心理调节的功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在现实冲突下寻找心灵寄托的心理需求;宗教的接纳与包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心理需求是引致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三大心理成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