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最近,看了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些文章,很有启发,作为一名教学研究工作者,结合自身的经历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再度反思,也有一些看法和体会,不揣浅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课标·教材·学情】 课标要求高中学生“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依据课标,我们要明了演讲辞的特点和风格,学会演讲,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据我了解,在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两种不好的现象:一是轻诵读重翻译,一篇课文,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翻译出来了,教师也就认为教学任务的大头完成了,至于学生是否读得好,是否形成了语感,是否具有了一定的悟性,则很少顾及;二是轻背记重做题,一篇课文,针对几个文言实词和虚词,针对几个文言句式,编出几道题,要学生做了,教师也就心安理得了,至于哪些句子、哪些语段内涵丰富,表现力又强,是否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品赏的基础上背记,却少了这个心眼。一句话,在文言文教学中,还缺少高屋建瓴的胆识,很少把主动权交…  相似文献   
5.
所谓“情”,即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它是抓好班级工作的前提与动力;所谓“理”,即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它是抓好班级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一个责任感强,教学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总是追求情与理的高度统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互融,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既感受到爱,又学到为人为学之理。情与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对立的一面,有时甚至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例如,一学生近来学业成绩急剧下降,提醒他,他还不以为然,你又在课堂上当场发现他在看武侠言情小说。这时,作为班主任的你,准备作何处理?再如,一学生近来情绪低沉,作业拖交或欠交,班级活动不参加,老师几次接近他,去了解情况,他不屑一顾,爱理不理。对这样的学生又应如何处理?又如,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学生和你公开顶撞,气势汹汹,无理狡辩,甚至有非要把你压下去之势,你又作何处理?  相似文献   
6.
最近 ,到一些高三课堂听课 ,我发现作文教学有些一味地求新求异 ,而忽视常规文体写作训练的现象。如果不引起重视 ,势必带来作文教学的低效率 ,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鉴于此 ,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澄清一些认识 ,改进一些做法 :一、文体自选 ,不是不要文体纵观近 10年来高考作文对文体要求的发展轨迹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从规定文体到“文体自选”是高考作文的一大变革 ,一大进步。它体现出了人文精神 ,表现了人文关怀 ,它重视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考查 ,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学生学有所长。 (2 )“文体自选”是…  相似文献   
7.
席勒在1793年提出“美育”这一概念时,其出发点是为了实现所谓人性的”复归”。也就是说通过审美实践前人们进行审美教育,其目的是要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把“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亦即理智的人,具有社会道德意识的人。正如他在《美育书简》中所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因此,从根本上说,审美教育要解决的是完美人格曲培养,人的心灵的塑造,亦即人类自身的美化问题。这一点与中国儒家审美理想可谓不谋而合。所以在今天的审美教育中,孺家审美思想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最近,看了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些文章,很有启发,作为一名教学研究工作者,结合自身的经历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再度反思,也有一些看法和体会,不揣浅陋,分述如下。一、教学改革成绩不菲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观念有所转变通过长达20多年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特别是通过新的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念有所转变。表现在:传统的、单一的师传生受,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受到批判和否定;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倡;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着眼能力,同发展的教学目标成为追求。2.…  相似文献   
9.
人到中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少了往日的那一份激情,人变得老成持重,变得世故和圆滑,当说的不愿说,当做的不去主动做。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小事:全所开年终总结表彰会,特请退休教师参加,散会时,一年近七旬的老教师站起来发言,对会场抽烟者提出了批评,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我对抽烟很反感,每次同抽烟者乘车或开会,几个小时下来,惹得一身烟灰臭,满口苦涩味,深受其害,但都忍气吞声,连善意的批评和建议都不敢提。与那位老者比起来,我怎么变得如此虚伪而不直爽,往日的率真与豪气到哪儿去了?我还想起了一种说法,为何女人一般比男人长寿,…  相似文献   
10.
打开今年的高考语文湖南卷,一股清新自然之风扑面而来,一种亲切悦纳之感油然而生。分省命题三年以来,湖南高考语文努力探索,不断改革,勇于创新,彰显个性,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湖南特色和风格,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一、试卷所具有的鲜明特色1、语用题新颖而鲜活。今年的高考语文湖南卷“语言知识及运用”部分,取材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引进生活的源流活水,把对语用知识的考查放到鲜活的语言环境之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首先是材料新颖。4个题目16个选项,每一个选项推出一道亮丽的风景,涉及到教育、科学、艺术、经济、市场、自然、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