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价值主体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计划经济背景下的政治人主导倾向;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经济人倾向;全面奔小康背景下对个性主体人的关注。第八次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体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表现在:课程权力的下放——关注“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实现“以人为本”的中介;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最终追求。  相似文献   
2.
3.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对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本体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三个维度来重新审视我国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然方向的分析具体表现在:研究者身份应由"看客"向"局内人"转变;研究方法应由"纸上谈兵"向"身临其境"过渡;研究结果应由"无结局的结局"到可行方案的落实,从而实实在在地建构我们的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存在的差距将师生关系拉到了一种“夹缝生存”的困境。从师生地位、师生态度、师生行为及师生作用力方向四个方面审视、分析当今师生关系“夹缝生存”困境及其原因,进而从教师知行重构的视角提出其破解的路向:教师需重拾价值取向,重视师生平等;教师需摒弃思维懒惰,与学生心灵互动;教师需丢掉自我辩解,与学生行为互动;教师需注重过程的结果,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价值主体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计划经济背景下的政治人主导倾向;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经济人倾向;全面奔小康背景下对个性主体人的关注。第八次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体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表现在:课程权力的下放——关注"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实现"以人为本"的中介;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最终追求。  相似文献   
6.
个性教育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良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在我国现今的个性教育中,存在着两种极端中国式病态倾向,即"将个性消融在集体主义中"及"将个性发展为极端自我主义"。审视个性教育的中国式隐忧,寻找合适的中国式超越路径,成为当今个性教育的发展方向。确立价值取向,指引个性教育健康发展;寻求机制,促进个性教育积极进行;探寻学校制约条件,提供个性教育生存的环境;改进课堂教学与管理,带动个性教育的真正运转;改善教育评价,巩固个性教育的良性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