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9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东汉崖墓石刻艺术,兼容了东汉巴蜀地区画像砖、画像石、墓室壁画风格,其石刻造型艺术一般以人物或故事情节造型、动物或神怪造型、几何图案或植物装饰图案造型为主。其中,崖墓石刻人像造型艺术在整个崖墓艺术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范小平 《学周刊C版》2019,(15):132-132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口头教学相比,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教学方法更加具体,因此,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想象力与构造力,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本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希望对我国众多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爱的奉献     
宜春三中初三(5)班全体同学在班主任袁秋莲老师的带领下,扶助贫困同学林丽三年如一日,被传为佳话。1999年9月,初一(5)班有个叫林丽的同学,上课没精打采,作业也完不成。班主任袁老师深入家访时了解到林丽的父亲刚刚病逝,母亲已改嫁他乡,她与8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多年卧病在床,每月才80元生活补贴,奶奶每天拾破烂维持生活,林丽每天  相似文献   
4.
三星堆研究随着其知名度的提高,愈来愈多地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这对于物考古工作和物研究工作来说,是一件好事。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三星堆化现象,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去探讨古蜀明,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学术观点。这本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一种现象,确实值得学术界注意,  相似文献   
5.
传统理论在中华明的起源问题上,一致认为中华明起源于中国北方,并以黄河明为代表。经过近一个世纪长江流域的若干次考古调查,考古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新成果。尤其是三星堆遗址、盘龙城遗址、清江遗址、新干大墓等青铜时代重要古遗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学术界对于长江明已经产生了新的认识。于是,有必要对长江明重新估价。  相似文献   
6.
由于有了成人继续教育这个平台,许多在职人员可以利用工作之余进修学习,但英语作为必修的公共科目,大部分学员却感觉到无法下手。本文作者就此现状做了一定的教学探索,并提出了几方面建议,希望能对在职人员学习和提高英语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第21次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第11次博士文库出版资助工作于2008年4月开始接受申报,截至6月底共收到申报书稿179部。经过资格认定、组织专家审读评审以及评审委员会最终评议审定,共有35部书稿获得资助,其中,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19部,博士文库16部。在获资助的书稿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者占78%。获得资助的书稿将于2009年由世纪出版集团有关出版社分两批出版发行。2008年的出版资助工作在2007年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进行战略合作,提高学术著作出书质量,打造学术精品出版工程取得实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香港孔教学院、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国学现代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国际论坛”,于2006年8月24日-26日在四川德阳市举办。现将本次论坛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作为一门链接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轨迹在人们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中的反映。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历史的学习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是一门核心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主要特点,同时语文也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语文教学备受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从现实来看,因为写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表达和书写能力,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因此在写作上很多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畏难情绪,这需要教师采取恰当措施引导学生学会写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