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范林伟  曹炯 《福建教育》2022,(18):54-56
习题具有巩固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维、孕育数学思想方法的功能,是检测教学效果、诊断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发挥习题的功能,既立足目标与学情设计习题,预测学生的答题情况,又在学生完成习题之后展开评价与剖析,进而调整教学,并做好跟进反馈。  相似文献   
2.
范林伟 《江西教育》2022,(14):54-57
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通常先以"平均分"引出除法,再辅以"包含除"来帮助学生实现除法的双重意义的完整建构.这样"顺应式"的学习也能使学生理解其意义、感受其异同.那么,教学能否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进行"同化式"的学习,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知呢?下面,笔者以特级教师朱国荣的"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为...  相似文献   
3.
作图,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观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作图技能正在逐步弱化。有的学生不善于运用作图来表征信息、理解概念或解决问题。即使在教师的提示下,对如何选择作图方法、策略仍显得十分困难。作图能力如此薄弱,难道是他们的作图能力“先天不足”吗?还是构成学生作图能力要素有所缺失?为此,笔者进行实证研究,帮助学生建立了“画图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的意识,使学生体会到了作图的价值:图形特征越画越深入,数量关系越画越清楚,思路越画越清晰,思考越画越深入。  相似文献   
4.
华东师范大学李士镝教授认为,“学习一个数学概念、原理、法则,如果在心理上能组织起适当的有效的认知结构,并使之成为个人内部的知识网络的一部分,那么才说明是理解了。”学生的数学理解往往基于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是个体对数学知识主观改造之后的结果。可以说,它是一种对未来的数学学习发挥作用的知识组织方式。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小学生的数学理解并没有严格的逻辑性,往往是众多知识融合在一起的,有时甚至是模糊的、混乱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0页。【教材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借助现实情境中百分数的意  相似文献   
6.
范林伟 《福建教育》2023,(14):48-51
综合与实践领域下的主题活动不论是否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师都应立足学科本质,贴近学生需求,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实景学习主要包括场景、任务、评价和资源四个要素。通常,教师需要根据某一节课、某个学习主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实景学习任务在校园内精选场所﹐并且预设好转场的方式。实景学习任务具备真实性、挑战性、实践性、便于移情、重视综合性思维等特点,可按照课堂推进的过程分为感知任务、操作任务、分析任务与延伸任务。实景学习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除了借助课堂上知识技能性的即时练习检测之外,还采用评价量表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成果性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有数学画、数学故事、微型报告等。此外,教师还需要提供必要的助学资料、工具和恰当的学习支架等学习资源,以保障实景学习任务得以有序地开展。  相似文献   
8.
9.
<正>课前思考: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内容时,第1课时通常是三角形的定义、高及其画法,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但基于本次教学评审活动的要求,如何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来开启本单元的教学?最后我们将“三角形的分类”作为开启课的核心内容,在备课中重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的嘉兴市优质课大赛,笔者抽到了《平行与垂直》这节课,而本次大赛的主题是单元整合教学。在经过对教材编排、学生学情的分析,笔者决定以“平行”这一大概念为主线,实现基于学生认知的单元重构整体教学。一、教材编排分析在一年级下册中已出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名称,三年级上册又从“边的长短”和“角的类型”两个维度介绍了常见的四边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