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也在积极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我们发现,课堂气氛开始活跃了,教学形式也丰富多彩了。但是,细细地观察,我们仍能觉察到,在具体的科学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极端现象:重教学形式但轻教学本质;  相似文献   
2.
浙教版科学9年级上册P108有个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按课本中的实验装置(见图1)进行实验,会出现以下几个不利于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衍生问题:①由于煤油用量多;整个实验时间长达20多分钟,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②液柱上升的实验现象难让全体学生看清;③煤油加热后易从瓶塞处泄漏污染其他仪器和桌面;④装置分散安装,稳定性差,操作不便;⑤教学任务完成后需回收煤油,装置不能长久保存,下一个学年教师做此实验时,仪器需要重新装配;⑥此装置只能做定性实验,难以研究电热跟电阻大小、通电时间、电流大小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存在的问题浙教版8年级科学下册P7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因为集气瓶的形状,它的容积很难均分成5等份,影响测量结果;2红磷点燃后,要立即塞紧瓶塞,装置的气密性很难保证;3要使测量结果更接近1/5,实验前玻璃导管内要先充满水很难;4因为要充分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实验时间长;5红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