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要到学校去工作。因此,这些学校对培养教师、教育者负有主要的责任。但是,专门的研究和多年的观察证明,约有半数的应届中学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时并设有以今后的教育活动作为定向。在辛菲罗波尔大学一千名一年级大学生中进行的询问表明,其中50%的人的升学的主要动机是对专门科学的兴趣,20%的人只是希望获得一张高等教育的文凭,30%的人虽想当学校教师,然而事实上只有其中的15%的人选择教师职业的动机是认为自己具有教师的才能。许多大学生在教育实习之后才确信选择职业的错误,一有可能就要摆脱这一职业。有效的教育活动不仅要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它们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2.
苏联著名的教学论专家M·H·斯卡特金认为苏联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三个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学与教育分离。这种分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教学本身的活动之中。由于把提高学习成绩片面地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考核的目的考核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理论水平、职业技巧、发展创造精神,提高他们对学生和学前儿童进行教学和教育并为学生走向生活和劳动做好准备的责任感,考核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它能使教育工作者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考核应该促进学校和学前教育机关全部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先进教育经验的推广;考核有助于提高教育  相似文献   
4.
研究问题是一种教育现象研究问题概念的内容。“教学中研究问题”概念在最近十五年才开始在教育科学中使用。这一概念以经验为基础,主要地与“问题”、“问题的情境”这些概念联系着。这些概念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在心理学中使用了。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对问题情境这一概念有相当深入的研究。理论分析表明,研究问题有着深厚的根源——它反映着科学认识过程的一定规律性。众所周知,被认识的容体的特点是具有教学上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着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规律的本质。在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的客观矛盾冲突时就会产生认识过程的矛盾,这个矛盾常常称作逻辑认识的矛盾。这第二个矛盾也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5.
早在六十年代,苏联广大教师就掀起了探索教学最优化的热潮,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或教学最优化)理论就是对苏联广大教师探索教学最优化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与此同时,巴班斯基还吸取了苏联过去和当代先进教育家如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人有关教学教育最优化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综合运用当代许多科学的成就来建立教学最优化理论,从而使这一理论具有坚实的基础,形成了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苏美之间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以及其它领域的接触、交流与合作的共同协定,以苏联教育部为一方,以美国增进知识协会委员会为另一方,于1985年11月21日达成了在教育学研究方面进行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