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综合类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谷中的挣扎与高峰上的努力——现代教育小说简介之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世连 《山东教育》2001,(29):18-19
20世纪40年代是一个血与火的时代,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烈火燃遍中国大地,中华民族正像一只浴火的凤凰,在战火中痛苦而兴奋地挣扎着并准备着新生。战争残酷地毁坏着一切,对新兴的现代教育事业的破坏更为严重。在沦陷区,日本侵略者实行奴化教育,使起步不久的中国现代教育发生了大面积的后退;华北、华东、华南、华中等人口密集地区,更是交战双方反复争夺的重点。中国之大,再也难以安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血与火、苦难与抗争的历史,为了彻底改变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对流中的弱势,中国人民进行过艰难的探索和斗争,救亡和启蒙始终是历史的两大支点。由于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双重品格,所以无论是救亡时代还是启蒙时代都始终为人们所关注,并把其作为实现历史目标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救国是中国人民百年不灭的一场梦。正因如此,教育小说一直在现代文学史上绵绵不绝,重新解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百年中国教育史,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了解百年中国的心灵史。中国现代教育体制虽从20世纪初即已确…  相似文献   
3.
各民族之间文化、文学的交流对话,主要指的是一种深层的精神上、心灵上的对话,它是各民族文化、文学之间的互相选择、互相参照、互相激活、互相阐发、互相启示、互相理解、互相批判,最终达到各民族文化、文学的自我调整、整合、创造、重构。因此,走向中和才是文化、文学交流的理想境界。中和是传统中庸观的核心,它的经典表述应该是和而不同。不同是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和是指和谐相处,互渗互补。从这一角度观照中国文学,可以发现走向中和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那种认为中国文学不如人或中国文学是一种外发型文学的说法是对一种误解;中国当代文学在一个时期偏离了中和之路,新世纪以来出现的文学上的返魅趋势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转型时代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并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它把大批知识分子裹挟进市场运作之中,也把一些社会人生难题摆在他们面前。正因如此,知识分子小说才有了更为鲜活的现实性和深厚的理性力量。张者的《桃李》、格非的《欲望的旗帜》等小说都是表现知识分子与市场关系的力作,为解答诸如“怎样在市场经济中获取实现自身价值的现实力量、保持知识者的独立品格和批判立场”等时代难题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报告文学的本体性矛盾及灾难报告的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文学中新闻与文学在基本价值取向上的矛盾,是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报告文学的生命力和魅力就在于这种矛盾所形成的特定张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既具有科学性,也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即说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写起来顺手的一种对语言的直感直觉能力。语感是对语言的知性内容和人文精神的综合把握。因此,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  相似文献   
7.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故又名姜白石。鄱阳人。善书法,精音乐,尤以诗词著称。他屡试未第,终生不曾做官,往来于仕宦之家,一直过着清客生活。他的词在文字上刻意求工而又不流于浮艳轻靡,自成一派,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扬州慢》是姜夔的自度曲。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发动过两次大规模南侵。建炎三年  相似文献   
8.
在闻名海内外的轩辕黄帝故里——河南省新郑市,有一颗璀璨的校园名珠——新郑市第一中学。她以美好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以及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前来求学。自建校以来,新郑一中向高等院校输送了13000多名合格  相似文献   
9.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新时期学的发轫之作,因此各种各样的当代学史——无论是官修的还是民撰的,学术型的还是教材型的,都少不了要提到它。但是,也许是由于它艺术上的粗糙吧.各种版本的学史提到它时总是大同小异的那么几句话,什么揭露了四人帮的化专制主义和愚民政策了,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呼吁了,如此而已,二十多年来,很少有人再对之作深入的解读。其实,刘氏的这篇小说是长期郁积的一次集中喷发,是一部激情之作,因此,它携带了更多的无意识的东西,这些东西无论是作还是读一时都不会意识到,如果深入解读,人们仍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和灵魂。著名记者、文学家斯诺的生命历程和文学实战向我们昭示:平民的真实、人道主义的真实更能逼近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底线;只有坚守独立人格、坚持独到见解,才能穿透权威话语的运蔽而达到报告文学的话语真实;只有冲破现实语境中商业文化专制的牢茏,才能重铸报告文学的辉煌。报告文学的宿命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