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我以为郭初阳老师整堂课的设计可以叫做“似是而非““欲擒故纵“,前面俨然讨论自然环境跟人物命运关系,甚至用到了王国维和王夫之的论述,可是学习目的却在--祥子作为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的底层人物,他的命运早已被注定了,任何挣扎都无济于事,这跟自然环境毫无瓜葛。  相似文献   
2.
戒“吹”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一种爱“吹”的人,遇人则吹牛,凡事好吹嘘,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吹风机”、“吹鼓手”。  相似文献   
3.
作为“实话”栏目的编者,几个月的实践,有感动,也有感谢;有感慨,更有感愧。令我感动的,是“实话”各位领导务实、朴实、扎实的作风。“实话”的作者,皆为各地党政一把手,他们肩负着各地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但是,从他们对待“实话”的态度,我  相似文献   
4.
5.
台下教师提问:批评“那一代”的老师,你们想为下一代建设什么样的语文教育?自己又会留下什么呢? 蔡:就我自己而言,我希望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能对得起自己的学生以及自己的良知,摆脱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耻辱感,至于说要要留下什么,我觉得一切都是中间物,都可能被时间所淘汰,不一定非要留  相似文献   
6.
有很多原因,使得中学生在面对鲁迅的时候,不能走近他,鲁迅作品本身的艰涩就是原因之一。鲁迅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冷峻。这种冷峻感首先是他的作品、他的言说方式带给我们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自在暗中看一切暗。学者郜元宝说,鲁迅在现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种“月亮”的意象。我的一个业余读鲁迅的朋友说,鲁迅是一个不带麻药的医生。专家也好,读者也好,凡此种种评价,都在表明,鲁迅给人的基本感受是冷,是荒寒。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写作文,并不完全是写作.写作这件事,有其自身的特质.这些特质,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作文练习中,尤其是针对高考的作文教学中,是基本不存在的. 12年基础教育,写作教学最后的检测关,便是高考作文.高考季,各种高分范文在网上流布,成为中国特色.不过,这些高考作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甚至是“反写作”的.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写作,其意义在向内与向外的两个层面得到了统一的可能,同时展开的,便是对教育之意义的追寻。写作意味着什么写作意味着什么葡萄牙作家佩索阿曾经写道:写下便是永恒。而卡夫卡在临终前给朋友的遗言却是,将他的作品全部销毁。两位我所喜欢的作家对作品迥然不同的态度,经常让我深思。对于不同的个体,写作这件事,尽管有不同的意味,但多指向于一个存在哲学上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下午跟孩子们一起看<高三>,我坐在教室的最后,听一个美好的女声唱朴树的<那些花儿>,一下子悲不能禁.这是我第三次看这个碟片,每一次都会悲从中来,身为这出悲剧与荒诞剧之中的一员,我无能为力.我的悲伤来自我深切地认识到这出悲剧的荒诞,而我必须置身其中,无法逃离.这是我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石榴花开的时节,骊歌又将唱起。当年,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对她的孩子们说:迈开了大步朝前走,天空、树木和沙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