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明代中叶,在王阳明学说的带动下,各地兴建了大量的书院,使学术广为流播,成为地方显学。安福县作为江右王门学派的重要阵地之一,此一时期讲学活动十分活跃。位于安福县西乡的识仁书院,由刘元卿倡建。该书院最大的特点是与乡族社会有紧密联系。它的兴建端赖于当地各大宗族的积极参与。书院并不以学术见长,其宗旨主要是围绕着“化民导俗”、整合乡族秩序而展开。此外,识仁书院虽名为书院,但其对地方社会的意义并不仅在于其“学”,各大族捐的田产能以书院的名义而免役,是其得以维继的根本;书院的祭祀系统则不仅加强了各族的认同感。并且进一步整合了乡族的力量。清代以后,识仁书院多次重建,然而书院也基本上由原来的学术教育组织,而完全演变为乡族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2.
江西吉安地区在书院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不仅书院建立时间早,而且发展速度较快。宋元时期,书院成为地方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理学家们往往通过书院阐扬其学说,理学的思想也通过书院的讲学活动得到广泛传播。与此同时,书院也是理学家们进行道德实践的场所。由此,宋元时期理学的迅速发展与书院的发达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吉安府地方教育体系呈现出由官办为主向民办为主的演变趋势。明初,吉安府地方教育以官学为主,社学为辅。明中叶后,官学的教学功能逐渐衰减,儒学的传承主要由民办为主的书院与讲会来承担。社学与义学、族学大多以启蒙教育为主。明代盛行一时的社学,人清后逐渐为义学、族学所取代,反映了基层启蒙教育的民间化趋势。民办教育机构逐渐占据了地方教育机构的主导地位,从而为儒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制度化的保障与基础。  相似文献   
4.
白鹭洲书院为江西最著名的书院之一,由宋至清,历经六百余年。书院的建成与理学密切相关。宋明时期,书院科举、学术活动并重,其灵活的教学方式与活跃的学术思想大大推动了吉安府儒学的发展。此时理学与书院关系密切,一些理学大师的学术思想通过书院得到了传播和继承。书院制度为理学的传播与社会实践提供了保障。清中叶以后随着官方办学主动性的增加,书院的教学日益与科举考试密切相关,失去了往日的学术风气,名存实亡,进而直接导致了吉安府的学术衰落。  相似文献   
5.
清代宾兴会功能的演变——以江西吉安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兴会一种较为特殊的教育组织,它的功能主要在于辅助科举考试,是培育士子的一种助考机构。清代中叶以后江西吉安府的宾兴会活动十分活跃,宾兴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不仅参加之群体较官学、书院等教育组织更为广泛,而且其功能与性质皆发生了变化。随着时代变迁,宾兴会的功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少宾兴会已不只是纯粹的教育机构,而逐渐发展成为士绅聚会的场所,并成为社区活动的中心,一些宾兴会甚至开始介入地方公共事务,部分地参与了地方权力的分配,从而使基层社区得以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6.
面对21世纪的人才需求,科技史专业如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索与研究.科学、合理的培养科技史专业研究生,应该从设置合理的培养计划、建设跨学科课程,与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构建网上教学平台,以及重视田野实践几个方面着手,造就新型的科技史人才.  相似文献   
7.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腹地,明清时期,发达的水运系统,使佛山迅速崛起为全国四大镇之一。水环境对佛山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围绕着水资源及其利用,如堤围的修建、涌道的清浚、水环境等问题而不断发生水事纠纷。清代佛山的水事纠纷的发生、审判及其结果表明,虽然清代佛山地方权势已是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但是不能由此推测佛山地方社会实现了"自治化"。在处理各类有关水事活动的矛盾纠纷,尤其是发生于区际之间的纠纷中,官府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1915年,珠江三角洲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洪灾,史称乙卯水灾.是年,西江和北江、东江沿岸以及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洪水泛滥,灾情严重.水灾直接促动了位于西江干流的高要县的堤围管理调整.水灾过后,负责堤务管理的基层组织——围局、公所,采取了一系列水事管理调控措施,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其权势及对地方堤围事务的掌控.相反,两岸疍民的生存空间则被压缩,最终失去了对水资源掌握的权力.  相似文献   
9.
衷海燕 《广西教育》2011,(15):107+110-107,110
面对21世纪的人才需求,科技史专业如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索与研究。科学、合理的培养科技史专业研究生,应该从设置合理的培养计划、建设跨学科课程,与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构建网上教学平台,以及重视田野实践几个方面着手,造就新型的科技史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分析马鞍围崩塌事件的意义在于探讨近代广东治水体系。国民政府在水利机构建设、近代技术利用方面等有体制上的创新,然而实现政策的能力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