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袁卫新 《师道》2002,(2):46-47
端坐家中,轻点鼠标,就能圆了大学梦,这就是网络大学.又称“无围墙的大学”。那么,网络大学是什么性质的大学?网络大学发不发文凭?文凭硬不硬?网络大学怎么上?学费高不高?  相似文献   
2.
茳JIAOSHIBOLAN年轻的时候,他起初并不想当教师“我年轻的时候,起初并不想当老师!”如果这句话出自中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之口,无论是谁,都不会相信。但这是真的。和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年轻的顾明远并不想当老师。这一点,顾明远教授从来没有刻意隐瞒过。顾明远祖籍江苏江阴。他九岁丧父,幼时家境贫寒,上高中时靠亲戚的资助才完成了学业,加之时局动荡,历尽了生活的艰辛。1948年,顾明远南菁中学毕业后,想得最多的是当一名建筑工程师,于是,他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然而好梦难圆,他落榜了。经过短暂的失意与彷徨之后,…  相似文献   
3.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大多数动植物的体细胞.是以有丝分裂增加数目。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有丝分裂是该章的重点和难点,各届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都感到十分吃力。特别是第三章学习到“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植细胞成熟”一节以后,学生对两部分内容容易混淆,特别是分裂各期图形判断、染色体变化和DNA含量变化更是难以形象理解。会考大纲规定:细胞分裂过程中对…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纷繁芜杂的社会来说,校园一直以其平静、纯洁与淡泊而被人们誉为象牙塔。然而,也正因其平静、纯洁与淡泊,曾几何时,传道授业的校园终成了各种“骗林高手”眼中的一块发财宝地。形形色色的骗局和陷阱裹上美丽的文化外衣后开始围攻校园,围攻我们可亲可敬的师长们。“世外桃源”不再平静。  相似文献   
5.
袁卫新 《师道》2002,(4):12-14
曾有哲人指出,学术对一个社会来说,是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学术文化不仅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精髓,而且还将构成社会道德和良知的底蕴。在中国,学术文化从来就是作为社会文化的最高境界而受到顶礼膜拜,即使是封建社会,捐钱买官大行其道,但欲染指进士一类的学衔,绝非易事,对科场舞弊,刑罚之重有史可稽。在倡导科教兴国的今天,学界本应是一块探求真知的净土。然而,近些年来,“剽窃、造假、伪科学、泡沫学术……”一个个让人心惊肉跳的字眼,在拷问着中国学人的良知。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袁卫新 《师道》2003,(4):18-19
2003年2月13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提出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它无疑为今后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教育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和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教育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和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本刊编发报告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袁卫新  龙建刚 《师道》2002,(6):12-16
“我早上7点不到就去学校,晚上5点多才能回家,没想到学校说我不努力,丈夫嫌我不顾家,真是里外不是人。”一位女教师无可奈何地说。“现在的学生实在难教,每天苦口婆心地劝都没用,由他们去吧,觉得没有尽到职责,管吧,又无能为力。我处处小心,事事注意,结果学生总是不听我的,课堂纪律一团糟,学校不满意,家长有意见,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位年轻教师无所适从地在日记中写道。“今年数学中考那天,我比学生还紧张,手都冰凉了,直到看见考题,都是教过的,心里才踏实些,手心才有了一些热气。”说这话的,是位有着30年教龄的中学数学教师。“现在要我选择职业,我更愿意选择上班时忙、下班后不用多操心、没人对你品头论足的工作。”一位年轻教师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袁卫新  龙建刚 《师道》2002,(1):12-15
为什么而读书?自古以来,读书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谱:有人抱定“为中华之崛起”的定国安邦大志;有人死守“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掘金古训;有人做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仕途美梦……读书的目的,正如大千世界本身,千姿百态,这不足为怪。但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毫无遮拦地在课堂上宣扬“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的读书观,并将这种观点形成文字,居然还获得市级论文评比二等奖,这就令人啧啧称奇了。  相似文献   
9.
薛卫东  袁卫新 《师道》2002,(10):9-11
初见他的人都这么说,他个头不高,两鬓苍苍,熠熠有神的目光透出学者的睿智,全无72岁长者的老态。穿西装时,他常不系领带,他的皮鞋总是有点皱。他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对事业执着,对生活随意。采访过他的记者曾写下过这样的句子:他是位“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的博学者。是他,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位比较教育博士;是他,培养出了第一位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然而他的第一份工作却是在上海一所小学代课。  相似文献   
10.
时下,为摆脱“招生难”的被动局面,很多技工学校都提出“宽进严出”的招生与毕业策略。所谓“宽”进,是指降低甚至取消学生入校“门坎”,所谓“严”出,则是指学生毕业的标准和要求不降低,要严把出口关。“宽进严出”真的能如愿以偿吗?笔者认为,如不注意正确理解“宽进严出”和把握好其实施过程,则很可能事与愿违。宽进严出对诸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类成人教育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这一类教育采取专业科目累计学分达标毕业的方法,教育时限较宽,收费低廉,学习过程多体现为个人行为,自由度和弹性较大,相互影响和对整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