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个小学教育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理解基础上的。在传统教育中,儿童并不是很重要的,以至于一直影响至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开始关注儿童,并且提出了“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语文”“儿童是完整而又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等观点。一批一线教师开始实践、探索以儿童为本的教学,或称之为“儿童语文”,或说“服务型课堂”.或言“走向儿童需要的教学”..因此我们先后组织了“儿童语文课程”“服务型课堂”“怎样了解儿童的需要”等多个沙龙,以深入探讨走向儿童为本的教学与课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观察鱼》(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这一课,教材中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鱼,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画一条鱼。是让学生先观察鱼的特征再来画鱼,还是先让学生画一条鱼再来观察鱼的特征?我在两个班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3.
4.
配合苏教版科学课教材的教学,学生每人有了一本《小学科学实验册》作为配套练习。今天上午,我上完了《做酸奶》一课,由于分两课时进行教学,上完教学内容后,还剩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于是我就安排学生完成《小学科学实验册》上的一些练习。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是人类在各种探究活动中对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更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所以说科学素养不是仅靠老师教就能培养出来的,而应是从学生的各种科学探究过程中感悟和积累起来的。因此,“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我们应在聚焦探究的全过程中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现以《研究纸》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寻找问题,确定任务,知道干什么。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探究行为有了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6.
我在不同的两个班上了《观察鱼》(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这一课,教材中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鱼,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画一条鱼。在教学中,是让学生先观察鱼的特征再来  相似文献   
7.
【话题背景】整个小学教育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理解基础上的。在传统教育中,儿童并不是很重要的,以至于一直影响至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开始关注儿童,并且提出了"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语文""儿童是完整而又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等观点。一批一线教师开始实践、探索以儿童为本的教学,或称之为"儿童语文",或说"服务型课堂",或言"走向儿童需要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是人类在各种探究活动中对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更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所以说科学素养不是仅靠老师教就能培养出来的,而应是从学生的各种科学探究过程中感悟和积累起来的.因此,"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我们应在聚焦探究的全过程中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现以<研究纸>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配合苏教版科学课教材的教学,学生每人有了一本《小学科学实验册》作为配套练习。今天上午,我上完了《做酸奶》一课,由于分两课时进行教学,上完教学内容后,还剩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于是我就安排学生完成《小学科学实验册》上的一些练习。  相似文献   
10.
一、寻找问题、确定任务——知道干什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都带有自己的情感色彩和科学兴趣,学生非常乐意自己去摸索探究,于是学生就会围绕提出的问题来确定研究的任务,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如:苏科版《自然》《研究纸》一课教学中,我拿出预先制作的纸衣服,问学生:“你对这件衣服有什么看法?”学生就会对制作衣服的材料提出各种问题:“纸衣服坚固吗?”“下雨天穿纸衣服会湿吗?”“纸衣服有布衣服柔软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