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刊2013年第12期登载了《我们不是课堂“神话”的缔造者》一文。笔者所在学校数学组的教师针对目前新课程教学中一些不“恰当”的、“走极端”的教学行为进行了研讨。教师一致认为“将课堂交给学生”应因课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绝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2.
分类讨论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它应用于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排列组合等各个方面 ,对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例《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是什么 ?》中 ,金小毅、李奇在讨论对数函数 y =logax的性质时 ,不知不觉地运用分类讨论思想 ,对底数a分a >1和 0 <a <1两种情况讨论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这说明周烨老师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工作 ,但在本课例中周烨老师对金小毅的发言评价过于简单 ,不利于全体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若说明为什么要分类讨论 ,按什么原则分类就更好了 .1 分类…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否需要引入“弧度”,曾经有过争议,例如,在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的过程中,有人曾建议“能不能不引入弧度”,有人说“弧度”即“糊涂”,一些一线教师也存在着某些困惑.最近,本文作者之一袁芹芹又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这方面的文献,感到有一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思考,现从五个方面给出我们的理解、看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维一体的综合体现.记得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这是教育行为修炼的颠扑不破的法则.是的,“好课”不仅是每位教师的追求,更是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  相似文献   
5.
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为建立传统教学中很难获取或不可能获取的模型提供了捷径.从数据挖掘的概念、分类、一般过程及其出现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入手,根据教育信息化的六大特点: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及远程教育系统中的事实维表、评价项目维表、知识维表、时间维表、学生维表等多维数据模型,分析了数据挖掘在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其潜在价值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高考的热点,高考题多以客观题呈现,重点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相互联系;在三角函数的变换中,考查学生对参数意义的理解,并能从图像变换的角度建立性质之间的联系。这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等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