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天,三年级的侄女问我这样一个问题:1=5, 2=15,3=215,4=3215,问5=?我看了看,本来怕烦,想说不知道,但碍于自己是数学教师,说不知道,丢了面子,就花了点时间,琢磨了一会儿。说了个答案: 43215,这明摆着是一道按规律填数的题目。结果,小侄女摇了摇头,笑着说:“看,看,姑姑你也有不会的时候了吧。”给她这么一说,我心里倒还真的一紧,错  相似文献   
2.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其定义、特点、目标、可行性和必要性、实施等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已进行研究并产生了许多学术成果。基于项目的应用虽然广泛,但是还停留在简单的应用阶段,需要广大教师和研究者更深入地进行相关的行动研究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沈岚  许华红 《湖北教育》2003,(11):47-48
众所周知,小组讨论是当前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它是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显著标志之一。在每次的公开课教学中都能看到老师们安排一次或多次的小组讨论,并取得好或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仔细分析这些课中学生的讨论情况,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值得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印象中,“数的大小比较”是一节比较枯燥而又乏味的数学课,无非是让学生通过多做练习来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但是,同样一节课,黄老师他那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过程和挥洒自如的教学智慧,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5.
许华红 《教师》2014,(1):105-106
正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大家都把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这个重任具体落实到"研究性学习"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深入、认识的完善,我不禁要说: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时尚。一、点击研究性学习的软肋1."发现学习"向"获得学习"的叫板在教学中,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深入,老师开始否定获得性学习,总觉得它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认为获得、接  相似文献   
6.
面对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以观念更新为前提,注重教育科研。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提高质量为根本,在学校发展、教师成长过程中发挥教育科研强大的助推器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印象中,“数的大小比较”是一节比较枯燥而又乏味的数学课,无非是让学生通过多做练习来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但是,同样一节课,黄老师他那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过程和挥洒自如的教学智慧,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教学片断一]——“序曲”引人入胜师(出示照片):这是今年暑假我登上一座海拔2000多米的山,这座山雄伟险峻,浩瀚而富有灵气,是咱们国家非常有名的一座山。你们想不想猜一猜是哪座山?给大家提供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这座山是五岳中的一座。可能是哪座山?(出示数据:东岳泰山1524米,南岳衡山1290米,西岳华山2…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直就苦恼:要求学生做题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不要凭着自己的感觉、经验,依葫芦画瓢,但学生“在同一个地方摔跤”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是他们不会解答?似乎不是。拿到错题,他们马上就觉悟:“单位名称忘记换算了。”“这个条件是多余的。”“哦,题目要求补充一个用两步计算的条件。我怎么补充了一个只用一步计算的条件……”常常面对学生这样的审题习惯,好象除了一次次的讲解、批评、抱怨、订正外,一直就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然而,在特级教师华应龙的一节数学练习课上,  相似文献   
9.
许华红 《广西教育》2014,(13):75+81-75
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他们的学习往往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完成。所以,许多数学教师总是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这种理念下,游戏教学也就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所青睐。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一部分数学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时,总是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经过观察与实践,发现有许多教师在采用游戏教学时,  相似文献   
10.
<正>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必须重视自己的人格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学生的人格。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一位人格高尚且循循善诱的班主任,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对于中小学生,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