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代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目前有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发展不匹配。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抓好落实,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指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后人对林觉民的认识大多始于他的《与妻书》,这封绝笔书融殷切的爱情和捐躯报国的决心于一体,情真意切、豪情满怀,读之者无不为之动容."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等语句,既向妻子说明了自己舍家报国的苦衷,也折射出反清民主革命时期先进志士的高尚信念和纯真情操.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20世纪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孙中山在发动和领导革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繁重的理论思考和理论创作,留下了大量的言论著述,其中"民生主义"就是为纾解民生困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拟定的社会革命纲领和远景规划,它的提出最终构建成三民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框架。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等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及优越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防灾科技学院思政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设计形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3+2"多维度、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并推广实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对此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贾作璋 《兰台世界》2012,(19):40-41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了长期坚持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启了全民族抗战的光辉里程。西安事变的爆发及最终和平解决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的主角张学良和于学忠是两位关键性人物。  相似文献   
7.
目前"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内容上的"大而全"、教学方法上的"单向灌输"、教学环节上的"纯理论讲授",教学手段的"单一滞后"、考评方式的"片面单一"以及教学状态的"浅""瘦""死"等弊端.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思政"课教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信息论和系统论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阐述了二者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并从多角度探讨了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拓展"思政"课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的考试方式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中主要存在着成绩结构欠合理、试题结构欠合理、平时成绩的评定欠合理、考试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考试方式改革方面必须做到:确立平时成绩"新概念";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在总成绩中应当"平分秋色,各负其责";改革命题方式和内容;进一步发挥考试本身的教育作用;尝试引入"免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