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将生物学建模过程与表现性评价有机结合,从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三个方面进行案例设计,尝试探索学生学科素养形成的新路径,丰富过程性评价中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一种新旧并存的二元格局,新因式小学堂与私塾在新旧教育体系中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这一格局在初等教育领域里的表现尤为明显,清末民初,私塾仍占有相当比较,非学堂所能取而代之,学堂取代私塾虽是大势所趋,但私熟顽的社会适应性与学堂教育的不成熟使二者既存在冲突与竞争,又存在互补与传承,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特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从不同角度选取生物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编制生物试题。尝试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在试题命制中,探索推进生物学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思路、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5.
传统私塾教学质量的好坏应视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认定为差.私塾的设置方式多样,教学状况不一,教学质量有较大差距.而私塾只重"国学"的教学内容,个别式、背诵式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私塾改良是近代教育体制转型的一件大事。近年,私塾改良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重视,也已经有20余篇论文关注这一问题。这些研究成果或者把视角放在一个地区如浙江、江苏进行研究,或者作一全国视野下的私塾改良的宏观勾勒。前人的研究不可谓着力不深.  相似文献   
7.
清代高度重视河工事务,起初命河道总督专门负责,两江总督及其他沿河地方督抚协办,而自乾隆时起,不断调整两江总督的角色,时而命其"兼管",将其权责置于河督之上,时而又改成"协同"。在如此反反复复中,两位总督的关系呈现复杂化态势,他们既基于共同利益进行协调与合作,更互相推诿甚至诋毁攻讦。透过这一过程可见,两江总督角色反复调整表面为应对河工事务日趋繁杂与艰巨之所需,实则意味着清帝管控能力下降,两位总督之间的矛盾与纷争则是他们在皇权衰弱所让渡的权利范围内各自寻求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晚清时期,河政与荒政这两项曾被国家高度重视的事务陷入了混乱,这在清廷对铜瓦厢决口的应对问题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决口。当时清廷正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疲于奔命,因此决定“暂缓堵筑”决口,对灾区采取的救济措施也非常有限。通过清廷对整个事件的应对可以发现:在内乱外患、军政祸乱频兴的形势下,清廷的施政能力已经大大地了减弱,自身的存亡绝续成为第一要务。明清以来的河政体制走上了解体的道路,救荒事务更加地方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