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出现"宅·私塾"式家庭教育,这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要求很多,需要从多角度、深层次考虑,才能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促进孩子的成长。从家庭教育的概念、对"宅·私塾"式家庭教育的界定、"宅·私塾"式家庭教育的特点以及"宅·私塾"式家庭教育的综合分析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家庭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探析提高"两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阵地."两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大学生接纳认可的多少都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提高"两课"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两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两课"教学质量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教学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管理,努力提高教师"七认真"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学校是人的机体,那么学生就是构成机体并使它显现生机的细胞.学校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日标的实现.学校管理的好坏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而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即强制式管理和松散式管理模式与如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5.
又见私塾     
对于多数人,我们是从中学语文课本所选鲁迅名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认识私塾的,它似乎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然而,在湘鄂赣交界汨罗江畔的湖南省平江县,私塾又兴,这里的四乡八邻几乎都有"教老书的",越是偏僻的山区,"教老书的"就越多.和鲁迅文章中描写的一样,私塾的"教室"里没有黑板,私塾也没有年级之分,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一个教室里,他们在私塾中主要学古文、练书法和对对子.此外,乡村置办婚丧礼仪应酬方面的事情也是必学的内容.老书教材,就是像<四书>、<五经>一类的古代文言文作品,书本通常很旧,其中还有一些线装古本.私塾的学生以十三四岁的居多,个别大的20出头,绝大多数是初中没毕业或小学文化程度.据私塾先生说,政府规定只有正常义务教育受不下来的才能进私塾.  相似文献   

6.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高.要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益,就必须走精致化管理之路,切实向精致化管理要成效.而要很好地实施精致化管理就必须坚持"三化"与"三性".  相似文献   

7.
发刊辞     
《中小学管理》问世了,这是首都教育工作者的一件喜事。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教育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要靠教师的个别劳动,更要靠科学的管理。教育已不再保持私塾式或书院式的早期形态,而是为完成使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一个系统工程。教育方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是衡量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而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好坏与高中生物的成绩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提高高中生生物的成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一些状况,提出一些建议进行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素读",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读书法,实施的是一种不刻意追求理解的纯粹的"私塾式"的阅读方法,它以原始式的积累为主要特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记住了多少、能够运用到什么程度。剔除糟粕,我们将"素读"的读书思想和理  相似文献   

10.
私塾改良是清末自强意识下推动教育改革的一项举措。在各地官方和民间的私塾改良活动中,京师的私塾改良不仅走在全国前列,而且成为官方树立的改良范本。清末京师的私塾改良具有比较独特的历史发展线索与特点:改良步伐“稳中求进”,稳住日常教学,精进教学质量;私塾地位不可替代,数量与影响力远高于小学堂;督学局的改良方针以劝导为主,非强制不催促;采取金钱奖励和身份奖励并行的手段推动改良行动;“劝学浅说”内容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11.
张家山汉简中的“私属”,既非一般意义上的依附性家众,也不是作为私家财产的奴隶,更不是庶人,“私属”是一个法定的特殊身份人层。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关系领域正在发生着一种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汉语语文工具书,但是由于收录的字词量大,参与的人员多等原因,其中还存在着不足或可以商榷的地方。其中有"独"与"孰"、"熟"通假的说法,本文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独"与"孰"、"孰"上古音不同,"独"与"孰"只是在代词"何"的意义上是相当,而且文献例证只有一例,所以本文认为"独"与"孰"、"孰"通假的条件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13.
蚕族考     
蚕丛氏是由蚕族与丛族复合而成的,从生物分类的观点来说,蚕是蝎的一个分支,蝎本作蜀,因此蚕也可以说就是蜀。古代的蜀族以蚕为图腾,伏羲、少典、大典、五典、女登为蚕族先祖。嫘祖为蚕神,嫘祖始居地在晋南,盐亭嫘祖景观为嫘祖后裔之迹。  相似文献   

14.
论佛教与武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文章分析了佛教精神的“仁”、“忍”理论、修炼方式、世界观、动静观与武术的共同点与不同 点,以及对武术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武术文化,以利于武术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书"一词常见于古代典籍中,《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关于此词的释义不全面。与史籍相关的"国书"一词在南北朝隋唐时指本国国史或前代某国、某朝的国史。在宋代范围扩大,具体包括日历、实录、会要、勅令、御集、宝训、玉牒、时政记、起居注,亦有国史(多指正史)义。元明含义与南北朝隋唐相近,清代多指满族文字。不清楚各个时代"国书"的含义会造成误读古籍的错误。此外,"国书"是春秋齐国一卿士名,当于辞典中立此义项。  相似文献   

16.
董仲舒在《史记》与《汉书》中分别有传。不同的是,《史记》中是合传,司马迁对董仲舒并没有过多的正面评价,而班固则为董仲舒单独立传,并高度钦许。究其原因,除了家学渊源、历史观存在差异外,重要的是时代思潮变迁所致。汉朝对儒学的热衰促使儒学从“百家”到“独尊”地位的转变,影响了包括司马迁、班固在内的社会群体的心理转变,这也导致了他们对董仲舒及其学说的载记与评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用以更正和取代“六书”说的新造字法学说渐次形成,其中唐氏“三书说”之“会意”最为庞杂,难成其“类”,其造字“三个时期”的划分也不免陷入机械化。陈、裘两家的“三书说”都包含“假借”,是因为混淆了文字运用类型与文字构造类型这两种不同的类型。裘氏提出“记号字”和“半记号字”的概念,势必使得对于字形结构的分析因人而异,因书体而异,似无必要。  相似文献   

18.
“束修”二字,自皇侃疏:“束脩,十束脯也。”朱熹注:“脩,脯也。十艇为柬。”后之学者皆以“束脩”为弟子初次拜见老师的见面礼。今传本孔安国注:“言人能奉礼,自行柬修以上,则皆教诲之。”并未明言此“束脩”即是“束脯”。《尚书·秦誓》孔颖达疏:“孔注《论语》,以‘束修’为‘束带脩饰’,此亦当然。”《后汉书·吴佑传》:李贤注:“束脩,谓束带修饰。郑玄注《论语》曰:‘谓年十五已上也。”’是孔安国、郑玄谓自十五岁“束带修饰”之童子以上者,孔子“未尝不诲也”。孔子设教授徒,“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亦即《礼记·大学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必待大学之人,故孔子授徒,似不当以“束修”即“十艇脯”为“诲之”的条件,而当以是否具备大学学习资格为“诲之”的条件。故本章“束修”之说,当以孔颖达引孔安国《论语》注及李贤等引郑玄《论语》注义长。  相似文献   

19.
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清乾隆十五年任姚安知府,十六年离任。虽一年的任期,纪晓岚却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其父亲在姚安的一些事略及人生的一些事。  相似文献   

20.
《陕境蜀道图》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由李孝聪先生首次发现并命名。此图绘制内容为清代南北栈道陕西境内的部分,道路由宝鸡至七盘关,褒城至勉县段残缺。依据地方志等文献记载,对《陕境蜀道图》绘制时间重新进行考证,认为其绘制时间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嘉庆五年(1800)之间。在此基础上,可推测其绘制者为当地官吏或官府僚属,绘制的主要目的是军事功用。此图为我们了解清代中期秦蜀之间的道路情况提供了直接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